扬州最新“交管办法”正式实施,市民该注意啥?交警部门解读

2020年04月02日 06:55:25 | 来源:扬州发布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道路交通安全关乎每个人的生命健康,也是备受市民瞩目的大事。4月1日起,《扬州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办法》正式实施,扬州市公安交警部门针对机动车、非机动车等重点车辆的交通行为依法进行管理。这部最新的“交管办法”将给市民出行带来哪些影响?市民该注意什么?交警部门进行了解读。

  要主动登记上牌、要佩戴安全头盔、要遵守交通信号、不要冲闯红灯、不要越线停车……连日来,扬州市公安交警部门对“十要十不要”电动车安全骑行扬州规矩进行了宣传。记者今天来到市区几个主要路口进行探访。

  现场探访:文明交通意识深入人心,主动佩戴头盔骑行市民占五成

  上午8点多正值上班高峰,记者来到文昌路与大学北路交叉口的万象汇交通岗处,车辆川流不息,骑电动车出行的市民也络绎不绝。

  等候红灯的间隙,市民张德清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之前看到交警部门发布了电动车骑行‘十要十不要’扬州规矩,我们全家对照规定,及时纠正了自己骑车出行的问题。”张先生说,他和妻子特意购买了两只头盔,从自身做起,坚持佩戴头盔驾驶电动车上路,同时养成良好的道路交通文明习惯。

  张先生表示,曾几次亲眼目睹电动车与小汽车、渣土车相撞,而电动车骑车因为缺少必要的安全防护,在各类事故中往往受伤较重。“受伤倒地时,如果有头盔保护的话,可以起到一定防护作用。”张先生认为,交警部门发出的骑电动车佩戴头盔的倡议,对于守护市民的生命安全很有意义。

  在市区各大路口执勤的多位交警向记者反映,佩戴头盔骑电动车出行的市民数量有了明显增加,约占骑行电动车人员的五成。“无论是在市中心文昌阁附近,还是在东区和西区的部分主要路口,越线停车、闯红灯等交通陋习都有所减少。”市公安交警部门有关负责人说。

  交警说法:避免五类常见电动车违章行为,选择头盔应注意两大要点

  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二大队交警熊扬清和往常一样,在扬子江路和文昌路交叉口的市府岗参与路面执勤。他告诉记者,电动车骑行扬州规矩的发布,主要是为了规范电动车安全骑行,督促市民提升交通安全意识,倡导市民文明守法出行。

  “近年来电动车骑手产生的违章行为并不少见,这些不文明现象正是市民应该避免的。”熊扬清介绍,常见的电动车违章行为主要涉及五类:未申领号牌、违反交通信号指示通行、进入机动车道行驶、逆向行驶、骑车带人。而对于这五类违章行为,电动车骑手面临20元至50元不等的罚款。

  熊扬清告诉记者:“我们日常在路口执勤时,各式电动车事故层出不穷,事故发生的原因主要是部分电动车骑手交通安全意识淡薄,不遵守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据统计,扬州市目前电动车保有量已超过550万辆。部分电动车骑行速度较快,再加上电动车缺乏必要的安全防护,在涉及电动车的交通事故中,电动车骑行者更易受到伤害。他提醒市民,应选择强度较高的ABS材质外壳的头盔,且头盔中最好配备泡沫等缓冲材料。

  部门解读:《扬州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办法》施行,驾驶人忽视细节将面临处罚

  今天起,扬州市首部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政府规章——《扬州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办法》正式施行。这部最新的“交管办法”给交通参与者的出行带来哪些影响呢?市民又该注意哪些事项呢?

  市交警支队二大队教导员申捷表示,作为道路交通的参与者,尤其是机动车驾驶人、非机动车驾驶人,在出行时应遵守最新的“交管办法”,杜绝各类违法交通行为。

  据介绍,对于机动车驾驶人而言,可能会因为忽视一些细节面临罚款等处罚。申捷介绍,例如有赤脚、穿拖鞋、吸烟、手持使用电子设备驾驶机动车行为的;同方向直行车辆停放时,有转弯延长待转区,转弯车辆未以此进入待转区等待的;未按顺行方向或者规定方向在道路临时停车泊位内停放车辆的;公共汽车未按照规定靠边、单排进出公交站台的。“有这些违法行为的机动车驾驶人,将面临50元罚款。”

  近年来,由渣土车诱发的交通事故屡禁不止,渣土车是城市交通管理中的难点。《扬州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办法》针对渣土车颁发了特别的管理措施。如:上路行驶,应当安装卫星定位系统装置,并接入有关部门的动态监控平台,安装符合相关技术标准的密闭装置,实行通行证管理,实现一车一证。

  “《办法》规定,驾驶人在道路上停放机动车也应遵守相应路面标识规定,机动车在城市快速路上行驶,也要避免倒车、逆行。”申捷表示。

         (来源:扬州发布   编辑:陈茜)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