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苏网讯 现实生活中,每天都在上演着腹黑骗子套路无辜百姓的戏码。骗子们处心积虑的在暗处设计陷阱,等着善良而缺乏防范意识的人往里跳……连云港警方结合近期高发的几类典型网络诈骗案例,对电信网络诈骗十大“坑”进行了揭秘。
套路一:口罩已发物流,但被政府征用!
疫情期间,骗子见口罩等防疫物资紧俏,便会在各种网络平台发布出售口罩、体测仪的信息,对有意购买者要求先转账后发货,收到货款后就以“口罩已发物流,但被政府征用”等理由搪塞,如果数额较大就直接玩起“失踪”。
应对法则:购买口罩、酒精等防护用品时,一定要从正规渠道购买,不要轻易相信“代购”“特殊渠道”,更不要随意给陌生人转账。
套路二:请打款到这个爱心捐助专用账户!
疫情期间,有不法分子打着疫情捐助的旗号,冒用红十字会、医院或民政部门等名义,向用户发送“疫情爱心捐助”等虚假公益信息,利用大家的同情心理非法募集捐款进行诈骗。
应对法则:通过正规官方渠道进行爱心捐赠。对可疑的公益组织,借助网络公开信息核实其合法性和收款方身份。切勿相信“不知来源”的捐款渠道。
套路三:亲人被隔离急需缴纳住院费!
疫情爆发后,因为地区实施隔离政策导致部分在外打工、求学的人员没有回到家,骗子们便化身同事或工作人员,谎称他们的亲人被隔离医治,要求其向指定账户汇入“治疗费” 。
应对法则:面对这种情况千万不要着急,国家对新型冠状病毒的治疗有相关的免费政策,患者会在第一时间得到救助,一定要先和亲人取得联系确认事情的真实性,不要盲目地汇款转账。
套路四:网游买装备私下打款交易!
疫情期间,许多学生“宅”在家里上网课、玩手机,骗子利用玩家社会经验不足,防范意识薄弱,谎称可以帮助代练升级、出售游戏人物装备等,诱导网友私下转账充值,然后拉黑。
应对法则:孩子玩手机,家长要守好“钱袋子”,支付密码、银行卡密码不要向孩子透露;同时通过交流互动,告诉他们不轻信陌生人推荐的充值网站或出售游戏装备,不明广告链接不信、不点开、不购买。
套路五:帮忙刷单有钱赚哦!
诈骗分子冒充网店客服人员向我们发送链接,要求我们购买其网店所售商品,声称购买成功后货款会退还,还有提成。但是,一旦交易达成,所谓的客服人员就消失不见。
应对法则:不要参加任何形式的刷单,刷单本就是一种违规行为。找兼职最好去实体店面试,网络兼职受骗率较高。
套路六:你中了大奖!
诈骗分子会以信息或者邮件告诉你,你在某活动中中了大奖,有一笔巨款等着你领取,并且发送所谓的“领奖链接”。一旦你点击链接,你的通讯录和银行卡密码就会被盗取。还有的骗子会要求通过银行转账等方式支付个人所得税、服务费、手续费等才可以拿到奖品。
应对法则:首先,千万不要点击链接!其次,看到中奖信息应当有警惕感,天上掉馅饼的几率没有那么大,那块馅饼掉到你头上的几率就更小了,大家一定要克服占小便宜的心理,不对突如其来的横财和好处开心得忘乎所以。
套路七:你的账户有资金异常变动!
骗子通常会以短信告知你的账户有不正常的资金变动。提到自己的资金,每个人肯定都会很在意。诈骗分子恰恰利用了这一点,骗取我们的银行账户密码。
应对法则:面对这样的情况,记得一定要向银行等机构询问事情的真实性。不要盲目的回复骗子的短信,更不要盲目地操作和自己银行卡验证码、密码相关的操作。
套路八:给你好处费,帮我贷个款!
此类骗局多针对学生,诈骗分子通常会以“给好处费”为饵,让大学生以自己的身份信息在网贷平台上帮忙贷款,并承诺所有贷款由自己还,不会对帮贷大学生产生任何影响。然而,当贷款成功后,诈骗分子就会人间蒸发。
应对法则:不要相信一切需要以泄露自己身份信息才能得到好处的事情。不要轻信陌生人,尤其是热情过度的陌生人。当对方想要得到你的身份信息时,直截了当地拒绝!
套路九:老同学,我急需一笔钱!
诈骗分子利用木马程序盗取好友的QQ密码后,会冒充好友向我们借钱,以“急需一笔钱”等各种理由进行诈骗。
应对法则:让好友发一段语音验证声音,如果无法辨别声音,就让好友与你视频聊天,如果对方拒绝,就打电话向好友求证。一旦确认诈骗,立刻举报并报警。
套路十:你涉嫌重大犯罪,请配合调查!
不法分子冒充公、检、法、司等工作人员声称涉嫌重大犯罪、电话有高额欠费等情况,并谎称个人信息可能已经被人冒用等情节恐吓市民相信后,要求配合工作,以保护财产为由,要求转账到其提供的所谓资产保护的账号内诈骗钱财。
应对法则:面对这种情况,应先冷静下来,不要被骗子耸人的话语所忽悠。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拨打110进行核实,不要因为自己的慌张而落入不法分子的圈套。
诈骗套路层出不穷,善良人们一定谨记:陌生电话勿轻信,对方身份要核清,家中隐私勿泄露,涉及钱财需小心,遇到事情勿惊慌,及时拨打110。
请牢记这9个字:不轻信、不透露、不转账。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许宸 通讯员/王绪瑞 连云港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 编辑/高若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