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
百年不遇新冠疫,肆虐神州万众伤;
白衣天使夜成军,奋勇争先奔楚鄂。
携手并肩斗病魔,同仇敌忾战沙场;
江城春回樱花漫,将士高歌凯旋还!
援湖北黄石满月时,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副院长哈维超写下这首充满豪情壮志的《战“疫”》。
哈维超是南医大二附院援黄石医疗队队长,从2月11日出征到现在,他和15位队友已经在黄石抗疫一线奋战了一月有余。这一个月,他们经历了什么又收获了什么?记者近日连线多位二附院援黄石医疗队员,听他们说说奋战的“经历”。
党员占比最高
这是一支特别能战斗的团队
据哈维超介绍,二附院的医疗队员主要分布在黄石两家医疗机构,“以冯旰珠主任为首的医疗团队在黄石市中医医院,以周蓉护士长为首的护理团队在黄石市中心医院,这两家医院是黄石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最多的医院。”哈维超说,来到黄石这一个月,每位队员都是“满腔热血”,积极投身工作,“我们的医护人员付出了大量辛勤劳动,采取多种措施积极救治患者,发挥了重要作用。李明艳护士长参加感控团队,每天巡查各家医院和发热门诊;牛常明医生每天都进隔离病房查房,一天也没有休息过;冯旰珠主任每天去医院和当地医生一起讨论病情,调整治疗方案,同时还要去其他医院巡诊,精湛的医术得到黄石当地医务人员广泛认可”,说起各位队员,哈维超如数家珍。
这16位医护人员中,有12名党员,是所有支援黄石的医疗团队中党员人数最多的,“这充分体现了‘我是党员我先上’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而在黄石抗疫期间,医疗队另外4名队员也先后提交了入党申请书,“我们成立了临时党支部,每周召开党支部扩大会议,全体队员参加,传达学习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疫情防控的最新指示和要求,讨论救治工作中的问题”,哈维超说,这是一个非常有凝聚力的团队。
前后方联动
制定新冠肺炎患者康复方案
面对新冠肺炎,如何采取更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案?这是南医大二附院医疗队所有队员想得最多的问题。
56岁的冯旰珠是“抗非典老兵”,有着多年呼吸科临床经验,这次被任命为江苏援黄石医疗队巡诊专家组组长。他先后多次去大冶、阳新、矿务、有色等医院巡诊,为部分重症或危重患者救治提供新的方案和对策,提出新冠肺炎治疗必须精细化、个性化,得到相关医院专家的认可。在实际救治过程中,冯旰珠和医生们发现,不少危重患者即使临床指标向好,但炎症吸收情况、体力恢复状况还存在很大差距,后期康复锻炼尽早干预很有意义。为此,查房时他总是尽可能给患者一些康复指导,同时因地制宜运用中医院的微波仪、红外线治疗仪治疗,加快患者肺部炎症的加速吸收。
哈维超介绍,在二附院康复科主任刘元标帮助下,黄石市中医医院建立了康复医学科,并挂牌成为黄石市康复医院。在新冠肺炎患者救治中,刘元标帮助黄石市中医医院制定了康复治疗方案,及时应用于临床,促进患者的早期康复。
团队协作
“蛋黄苏”的完美搭配
冯旰珠带领医疗团队负责黄石市中医医院一个重症病区,“是所有重症病区里,收治重病人最多的一个病区”。而这个病区的医疗团队队员来自江苏8家医院、黄石本地5家医院,如何在短时间内让同道接受救治方案,如何让“蛋黄苏”组合发挥更强作用?冯旰珠、二附院重症ICU副主任医师牛常明等人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工作安排、值班制度、观察制度,管床制度,落实到每个具体责任人,公布到微信群、贴到墙上。同时,他们适时调整整体编队,形成高年资专科医师、重症医学专科医师、中医专科医师、本地医师与援助医师的合理搭配。“短时间的整体团队建设收到了良好效果”,冯旰珠说,在接管病区稳定后迄今尚未有患者从重症向危重症转化,理想的救治效果增加了大家对医疗队的信任。
在黄石市中心医院ICU,二附院ICU护士长周蓉管理着100多位护士,这些护士来自江苏医疗队19家医院和一些黄石当地医疗机构,大家如何协同配合,发挥最大力量,同样考验着周蓉,她坦言,“这一个月的工作期间,时刻处于紧张状态,一点也不敢懈怠”,但让她开心的是,并肩战斗的经历,让“蛋黄苏”亲似一家人。
收获无数感动
一口痰咳出 她和患者都流泪了
每天和患者朝夕相处,很多队员和患者都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范萍负责的患者成功脱机,进入到高流量吸氧,可是面临着痰液咳不出来,只能用吸痰管吸引,因为穿着防护服的原因,范萍无法确定患者到底能不能听见,每句话都要讲好几遍。她贴在患者耳边说,“你要加油,自己能咳出来,就不用吸了,来,深吸一口气,憋住,用力往外咳,对,就是这样”。在她的“呼喊式”指导下,病人咳出了一口脓痰。这一刻,范萍的眼眶湿润了,患者眼角滑出泪水,同时扯着满嘴疱疹“嗞”地笑了出来。
护士赵世敏的一位患者,虽然在重症ICU,但病情并不是特别重。可是,这位中年患者一直沉默寡言,偶尔还会发发脾气。每次饭菜端到他面前,他总是摇摇头表示:不吃。直到有一天,赵世敏给他带去驻地餐厅的银耳汤和小米桂花蒸糕,还带了大后方送来的江苏特产,希望能让他开开胃。终于,“大叔松开了一直紧皱的眉头,笑说,你们对我太好了!他在重症ICU隔离病房住院了22天,就在昨天,顺利转出到了普通病房。”赵世敏说,这一刻,太开心了!
每天对自己说
“加油,你是最棒的!”
戴娟原来是在外科工作,没有接触过传染类疾病。从接到出发通知,她就努力学习相关防护知识,希望既能保护好自己,又能照顾好病人。每天,她都会在心底给自己默默加油,“戴娟,加油,你是最棒的!”,戴娟笑说,这一招真的很管用,“觉得自己越来越勇敢了呢!”
郭亮所在的黄石市中心医院ICU,主要集中收治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每天,他都会提前到达科室,戴2层口罩、3层手套,穿3层衣服,全副武装,密不透风。郭亮说,每每这个时候,他都会觉得自己就是“特种兵”,必须为患者撑起一把“保护伞”。“从翻身拍背,到打针发药;从端茶倒水、喂饭、大小便等生活护理,再到心电监护、输液、吸痰、呼吸机等专科操作;从垃圾清理,到物体表面消毒,为患者做好每一件事”。
病人已不到来时1/10
不获全胜绝不收兵
护士长李明艳主要负责感控工作,“培训队友及当地同事,到定点医院指导三区两通道改进、制定工作人员感控规范,到基层留观点的现场指导……”让李明艳特别高兴的是,“黄石地区的救治工作在指挥部领导和大家共同努力下,在院病人和危重病人已不到我们来时的1/10!”
哈维超介绍,目前黄石在院患者逐步减少,疫情防控的重点主要是危重症患者救治和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发热门诊、隔离留观点的巡查工作,防止疫情反弹。对于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哈维超很有信心,“我们一定会赢得这场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的全面胜利,不获全胜我们绝不收兵!”
(来源:江苏广电南京中心站/杨威 通讯员/陈艳萍 顾颐菲 编辑/赵恩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