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聚会,少串门”“不图一时热闹,但求平安健康”......这个春节,徐州贾汪江庄镇11个村的大街小巷都悬挂着如何防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宣传标语,大喇叭、电子显示屏循环推送着提醒通告。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江庄镇党委政府把疫情防控作为守初心、担使命的具体体现,党建引领、示范带动、群防群控、齐心协力,坚决打好疫情防控这场阻击战。
闻令即行,争分夺秒与疫情赛跑
1月22日,区委常委会研究疫情群防群控工作后,江庄镇党委迅速行动,取消春节假期,召开班子成员、站所负责人、村“两委”成员、村民小组长会议,“一杆到底”布置武汉来贾人员大排查、重点人员管理、疫情监测防控等工作,构建镇村组三级联动机制,全面开展各项防控工作。
按照区委区政府部署,全镇设置30个检查点,党政班子成员、机关干部全部下沉到包挂村,严格执行带班制度,多轮次排查可疑病例、重点人员,落实疫情报告制度,大力普及健康知识。江庄镇党委在防控一线靠前指挥,早中晚不定期督查,结合每村实际制定管控细节,查漏补缺,立查立改,坚决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镇纪委对干部值班、重点人员管控情况进行抽查,下发通报2期,以强有力的监督压实防控责任。
面对口罩、测温仪、消毒酒精等医用防护物资短缺问题,江庄镇千方百计拓宽采购渠道,优先向一线人员发放口罩1000余个,配发消毒酒精600公斤,以坚实的保障增强干部群众的防病的意识和信心。
严阵以待,为群众守住安全防线
疫情防控是检验党员、干部初心使命的考场。
大年初一一早,江庄镇竹园村支部书记崔永胜就等在了卧龙泉景区门口。在此之前,他已经为这里即将举办的关帝文化节忙碌了近一个月,然而真正到了开幕这天,却要将前来游玩的群众一一劝走:“现在外面肺炎传的厉害,活动都不让办了,大家这样聚一起,太容易传染了,赶紧都回家吧。”
从早上八点到下午三点,崔永胜忙着疏散聚集的群众,江庄镇其他村级党组织也没闲着,一边通过大喇叭广播活动取消的信息,一边在主要路口劝阻前往卧龙泉的村民。
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每一个村级党组织都行动起来,集中精力人力物力,地毯式摸排、网格化管理湖北返乡人员,在主要路口设置疫情检查点,实行“两委”成员带班、24小时轮岗值班制度,对所有出入人员及车辆进行核查,严防传染源输入。
大年初二下午,气温骤降,天空突然飘起雪花,为了保证马安村居民的健康,支部书记李凤玉坚持冒雪带队在小区门口设立检查点,仔细询问每个进出人员最近行程和健康状况。
“这种时候支部书记不冲在前面,怎么让别人跟着上。”李凤玉这样说道。
然而防控工作面广量大,只靠村干部往往力不从心,关键时刻,“我是党员我先上”成为最响亮的口号。江庄的党员挺身而出,主动扛起鲜红的党旗,走上战“疫”一线。
在关口村,党支部发挥“十必联”群众工作法优势,牵头成立了一个党员突击队,队员都是平日里热心村务、群众信赖的“党员中心户”。突击队分成卡口检查组、教育疏导组、隔离管控组,带头协助安全检查,宣传科学防控知识,督促村民出门戴口罩、不集会打牌、不聚众聊天,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初心。
共克时艰,病毒无情人有情
乡村,是最基层的防线。在防控疫情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江庄镇党群一心,同舟共济,构筑起群防群控的“铜墙铁壁”。
“这些口罩本来想留着用的,但是现在你们更需要保护。”大年初二,铙钹村村民郭依让为执勤的村干部送来了100个N95口罩和一台测温仪。
就在同一天,杏窝村村民李道勇也为村委会送来100件简易防护服和1000斤消毒酒精。“昨天晚上十点多从村口过,看到你们还在站岗,村干部真不易。”
在党员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群众加入到抗击疫情的队伍中,无私贡献着爱心和力量。随着防控宣传日渐深入人心,一些从湖北返贾的村民主动到村委会备案,自觉不出门、不见客。
为了让居家观察的村民生活无忧,各村党组织积极与他们联系,了解生活困难,主动送去生活必需品。
对于刚从湖北返乡的高庄村村民张某(化名)来说,2020年的春节并不好过,正在居家隔离的他和父母除了担心疫情,也忧心自家商店里的蔬果。高庄村支部书记于克俭得知后,主动和“党员突击队”队员一起,买下了张家的商品。
隔离不隔爱,在疫情防控攻坚期,江庄镇的党员和群众都在为取得战“疫”胜利不懈努力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