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突然爆发,全国多地相继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
1月27日,南京市紧急决策,在该市现有市公共卫生医疗中心(南京市第二医院汤山分院)收治能力基础上应急扩容,为全市防疫收治能力加上双保险。同时作为江苏省传染病医院,也为全省救治传染病提供更大的储备容量。
短短10天时间,南京版“火神山”医院——南京市公共卫生医疗中心应急工程,就在原医疗中心西南侧一片荒山野岭上初具规模。目前,现场已进入吊装集装箱应急隔离病房施工、送电、供水等作业阶段。
在这个提升防疫收治能力的重要项目建设中,让工程建设跑赢疫情是参建各方党员干部立下的“军令状”。
南京市建委质监站的陈惠宇,已经快60岁了,还差几个月就要退休。得知应急工程开建,他主动请缨:“2003年我参加过南山医院建设,2008年支援过汶川灾区建设,对这种应急工程我有丰富的经验,到了现场就能上手。”暂别家人,他第一时间赶到施工现场,在工地一待就是好几天。
接到工程建设任务之后,施工方中建八局三公司在第一时间成立了项目临时党支部。
建设过程中,临时党支部40多名党员带领全体建设者争分夺秒,日夜奋战,1天时间打通施工道路,进场当晚搭建15间办公板房、一星期建成基础和院区道路,缔造了前所未有的“南京速度”。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许宸 编辑/韩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