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苏网讯 今天(2月11日)中午1:00,江苏省中医院第三批医疗队9名队员将与江苏300多名同行一道在南京禄口机场集结出发,奔赴湖北黄石疫情防控第一线。
“你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你们身后是医院3000多名职工,我们是你们坚强的大后方。”2月11日中午12:00,江苏省中医院党委书记方祝元教授叮嘱大家一定要做好自身防护,发扬团队协作精神,不辱使命,坚决打赢抗击疫情阻击战。
1月25日,江苏省中医院第一批医疗队奔赴武汉支援江夏中医院。
2月10日,国家中医医疗队(江苏)出征,江苏省中医院很快将进驻武汉方舱医院参与救治工作。
2月11日,江苏省中医院9名医护人员组成的第三批对口支援湖北黄石医疗队出征,他们将乘坐下午4点的飞机赶赴前线。
江苏省中医院第三批支援湖北黄石医疗队共9人,队长兼支部书记是呼吸科副主任魏瑜,副队长兼支部副书记则是呼吸科护士长史志雪,队员主管护师高娟、薛玉蕾、郭晓伟,护师余乐、徐欢、徐婷婷、王任重。
她从扶贫战线转战抗疫前线
魏瑜,江苏省中医院呼吸科副主任,今年46岁的她一直从事临床工作。“我是2018年底到宿迁第一人民医院呼吸科帮扶,主要负责学科建设,通过我们医院的帮扶,当地医院呼吸科学科建设取得了较好成绩,去年8月我回到南京。”回到医院后,她立刻投入临床工作。疫情发生以来,医院党委发起倡议支援湖北,她第一时间报了名。
魏瑜母亲今年80多岁,老人双侧膝关节病变,魏瑜原本打算最近要陪妈妈来医院检查,准备择期手术。儿子今年上高二,也是学习最关键的时候,爱人平时也非常忙碌,为了支持她上前线,一家人克服了不少困难。昨天晚上,儿子知道妈妈要出征,写了一封信给妈妈,“我要好好学习,用实际行动支持妈妈工作。”
疫情面前,儿女情长让步
“啊?怎么这样?怎么剪成短发了?”昨天晚上,呼吸科史志雪护士长回到家,爱人看到她时都愣住了。“没事,老公,头发还会长呢,剪短了方便清洗,戴防护帽时头发不会露出来。”史志雪笑着对爱人说。作为呼吸科护士长,她第一时间请战,早就做好了上前线的准备。昨天中午医院确定名单后,她打电话给爱人,爱人的两个姐姐立刻行动起来,到超市帮她购买生活用品。
护理部主任段培蓓介绍,根据省卫健委要求,护理部结合护理专业、职称、工作资历等遴选了一批90人的“预备队”,这次支援黄石的护理队伍,从技术、专业、领导能力上配备齐全,是一支战斗力很强的“精锐兵”。
护士中的“大拿”与团队驰援一线
这支队伍中的护士高娟,就是一个业务“大拿”。她目前是北京大学全国第一批“NP”高级职业护士学习班学员。高级执业护士(NP),是北京大学医学部在全国招收的首批慢病管理系高级执业护士,仅16名学员,是具有专业硕士理论,为临床实践培养的高层次护理专业人才。高娟目前在上学,完全可以不参加这次抗疫工作。“了解到医院医护人员报名支援武汉的消息后,我第一时间报名,因为我是一名党员,在组织需要之时,义不容辞。”高娟一脸自豪,“当我回家和爱人、孩子说时,家人都非常支持。”得知妈妈这次要上前线,已经上小学的女儿自豪地说“妈妈,你是大英雄!”
她从发热门诊出来直接上前线
徐婷婷有 8 年护理工作经验,曾经 " 转 战" 过三个科室,神经外科 ICU、呼吸科和感染科。疫情发生后,她一直在发热门诊工作。在特殊时期,为了安全起见,她选择了 " 自我隔离 ",把不到两岁的孩子送到公公婆婆家,自己独自呆在南京。1 月 21 日,是江苏省中医院启动发热门诊的第一天,她和发热门诊的乔飞主任、车军勇主任搭班,全副武装,从下午 5 点一直上到第二天早上 8 点,中间没有喝水,也没有上厕所。15 小时,已经是人体极限,第二天和同事换班时,她还很乐观地说:" 我还蛮佩服自己的,这一夜不吃不喝不上厕所。" 此次成为江苏省中医院援黄石医疗队的一员,她感到责任重大。作为入党积极分子,她说:" 我,早就准备好了。"
怕爱人担心,把报名信息删掉
“军人职责是保家卫国,我们医护职责就是救死扶伤。”七尺男儿,铮铮誓言。重症医学科护士王任重,是这支医疗队中唯一的男生。小伙子外貌阳刚,却有着一颗非常细腻的心。他刚结婚不久,怕爱人担心,报名后就把信息删了,“前方战友的相互关心交流,医院大后方的全力支持,我们一定能圆满完成任务。”为了给丈夫鼓劲,今天中午,爱人也到医院来为他壮行。
“平安归来!”在一声声振奋的口号中,江苏省中医院第三批支援湖北黄石医疗队踏上征途,和全省医护人员一道,为打赢这场看不见硝烟的阻击战而努力。
相信待到春暖花开时,我们一定可以摘下口罩,露出灿烂笑容!
(来源:江苏广电南京中心站 记者/杨威 通讯员/冯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