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珍藏父亲留下的抗美援朝奖章:这是永远的“红色传家宝”

2020年01月21日 10:30:59 | 来源:姑苏晚报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在浙江湖州市民陈华家中,珍藏着一个木盒,里面装着几枚奖章,这是父亲陈全生留给她的遗物。这些奖章的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故事?昨天上午,陈华向记者展示了这些传家宝并讲述了父亲的故事。

引力播

  陈华收藏的父亲陈全生留下的奖章和帽徽。

  父亲曾是志愿军,朝鲜战场亲历多场战斗

  陈华的父亲陈全生是苏州吴江同里人,1951年3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同月转入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昨天,陈华小心翼翼地把木盒递给记者。打开一看,里面装着3枚看上去年代久远的奖章和2枚“八一”帽徽。虽然已经过去了60多年,这些奖章帽徽依旧光彩熠熠。

  “这枚是1951年,由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组织的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所颁发的抗美援朝纪念章,这一枚是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时候,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赠给参战志愿军的抗美援朝纪念奖章。这枚图案为持枪的人民军战士的奖章是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政府在祖国解放战争(朝鲜战争)期间授予中国人民志愿军指战员的三等功银制勋章。还有那两枚帽徽,是解放军1955年第一次授衔时佩戴的‘55式’帽徽”,陈华如数家珍地向记者介绍说,这里的每一个老物件背后,都记录着一段难忘的烽火岁月。

  陈全生在朝鲜参加了第五次战役、上甘岭战役、金城反击战。“我记得爸爸曾讲过。在上甘岭战役中的坑道战斗时,他所在的连队顶住了敌军无数次陆空联合攻击,那种规模的炮火,不是我们这些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人能想象的。爸爸后来在抗美援朝最后一战——金城反击战中表现突出,立了三等功,立功喜报还寄到同里家里去了呢。”

引力播

  陈全生上世纪50年末戎装照。(陈华供图)

  由于在朝鲜战场的出色表现,陈全生逐渐由战士成长为一名基层指挥员。从朝鲜回国后,他又以优秀的成绩考入军校深造,1955年被授予少尉军衔,后来晋升为中尉,当了一名连级军官。上世纪50年代-60年代中期,他随部队长期驻守福建,并参加了著名的“金门炮战”。1964年,陈全生转业回到家乡,上个世纪90年代退休。

  珍藏父亲留下奖章,传承“最可爱的人”精神

  转业后的陈全生从来不向外人提朝鲜战场的事情,这个木盒他一直悉心保存,直到2012年逝世。“爸爸在世时,我们几个姊妹想看看他的宝贝他都不让,只有每年7月27日(抗美援朝胜利纪念日),他才拿出这个木盒,轻轻地打开里面的红布包,将这几枚纪念章捧在手上端详抚摸,然后哼唱起‘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志愿军战歌,脸上顿时露出自豪的笑容。”陈华说。

  随后,陈华意味深长地说:“把这些奖章整齐地排列在桌子上,就算是一部抗美援朝战争史了吧。这是我们家永远的‘红色传家宝’,我会把它们永远珍藏下去!”

  “和平万岁”奖章最珍贵,在抗美援朝纪念物品中非常著名

  据相关专家介绍,陈华珍藏的几枚奖章里,1953年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赠给参战志愿军的抗美援朝纪念奖章,最具历史意义。

  这枚奖章以西班牙著名画家毕加索1952年为世界和平大会绘制的宣传画“和平鸽”为基础,正面用红釉为底,上面镌刻着“和平万岁”四个字,中间是一只展翅飞翔的和平鸽。背面有三行铭文,第一行是“抗美援朝纪念”,第二行是“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赠”,第三行是“1953.10.25”。当时人们把它称为“和平万岁”奖章。

  “和平万岁”奖章,虽然是众多抗美援朝纪念勋章奖章中常见的一种,但因为章上铸有毕加索名画,展示了经历战争摧残后的人们迫切需要和平及反对战争的共同心愿,所以在抗美援朝纪念物品中非常著名。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