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地图,各大医院门诊量、床位数,辖区内医疗资源使用情况全知晓;一枚指环,可以实时监测血氧、心率、呼吸、血管健康状况,预警心脑血管疾病发生……12月9日,2019南京国际生命健康科技博览会开幕,当人工智能遇上医疗,会给我们就医带来哪些便利?
一枚指环 可实时监测血管健康状况
记者在现场看到一枚健康指环,非常小巧、轻便,可以长时间携带。把手放平,在手机软件上就可以看到血氧和心率情况,不仅如此,它还可以实时监测睡眠、呼吸、和血管壁硬化的情况,当发生呼吸疾病、心血管事件时,可以预警。
据了解,健康指环特别适合于慢性病、以及术后需要康复的人群。它的背后,正是人工智能在发挥作用。在南京鼓楼医院,基于大数据分析的人工智能软件还被应用于糖尿病患者的全程管理、前列腺癌早期筛查、肺结节诊断分析等多个方面。
南京鼓楼医院党委书记彭宇竹介绍:“病人在家里,戴上可穿戴设备,我们就能知道患者血糖的情况,血糖控制得怎么样,我们的诊疗效果究竟如何。”
一张地图 医院门诊量床位数全知晓
此外,大样本数据分析还能助力癌症早期筛查。以南京鼓楼医院前列腺癌筛查系统为例,目前能够筛查出99%的前列腺早癌患者。除了疾病早诊断,人工智能还进一步应用到医疗监管领域。
南京江北新区健康医疗大数据可视化平台就是一例,它集合了非常多的数据,包括接入医院的门急诊人数、床位数、以及江北新区的整个医疗资源情况,非常详尽。
医渡云高级产品经理宋悦介绍:“整个平台覆盖了江北新区直辖区的386平方公里,包括4个浦口街道、3个六合街道的主要医疗机构,包括多家三甲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
实时监管 大数据助力统筹医疗资源
据了解,接下来,南京江北地区所有医院将有望统一实现可视化监管。如果某医院出现就诊人数积压,就可以发出预警;当发生突发事件时,也可以通过这一平台,在医院之间合理调度床位、诊疗资源;而当遇到医院挂号系统崩溃等情况时,卫生主管部门也可以及时介入,帮助解决问题,避免病人积压。
专家建议,为了进一步实现各大医院数据互联互通,还需要制定相关政策、包括数据使用的权限、规范,并做结构化分析,才能真正提升居民就医体验、实现个性化诊疗。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汪乐萍 编辑/韩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