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 重磅 重磅
《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昨日正式发布。《纲要》显示,规划范围包括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全域(面积35.8万平方公里)。以上海、南京、无锡、苏州、泰州、杭州、宁波、合肥等27个城市为中心区(如下表所示)。
根据规划目标,到2025年,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取得实质性进展,到2035年,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达到较高水平,成为最具影响力和带动力的强劲活跃增长极。
令人振奋的是,泰州位于中心区,这对我们来说,既是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更是沉甸甸的发展重任。
第三章 推动形成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第二节 加快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中提到:
推进都市圈协调联动。
加强都市圈间合作互动,高水平打造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推动上海与近沪区域及苏锡常都市圈联动发展,构建上海大都市圈。加强南京都市圈与合肥都市圈协同发展,打造东中部区域协调发展的典范。推动杭州都市圈与宁波都市圈的紧密对接和分工合作,实现杭绍甬一体化。建设宁杭生态经济带,强化南京都市圈与杭州都市圈协调联动。加强淮河生态经济带、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发展环太湖生态文化旅游,促进都市圈联动发展。
第四章 加强协同创新产业体系建设 第二节 加强产业分工协作中提到:
共同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制定实施长三角制造业协同发展规划,全面提升制造业发展水平,按照集群化发展方向,打造全国先进制造业集聚区。围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航空航天、高端装备、新材料、节能环保、汽车、绿色化工、纺织服装、智能家电十大领域,强化区域优势产业协作,推动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建设一批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形成若干世界级制造业集群。聚焦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生命健康、大飞机、智能制造、前沿新材料十大重点领域,加快发展新能源、智能汽车、新一代移动通信产业,延伸机器人、集成电路产业链,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面向量子信息、类脑芯片、第三代半导体、下一代人工智能、靶向药物、免疫细胞治疗、干细胞治疗、基因检测八大领域,加快培育布局一批未来产业。
第五章 提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 第一节 协同建设一体化综合交通体系中提到:
共建轨道上的长三角。
加快建设集高速铁路、普速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于一体的现代轨道交通运输体系,构建高品质快速轨道交通网。围绕打通沿海、沿江和省际通道,加快沪通铁路一期、商合杭铁路等在建项目建设,推动北沿江高铁、沿江高铁武合宁通道、沪通铁路二期、沪苏湖、通苏嘉甬、杭临绩、沪乍杭、合新、镇宣、宁宣黄、宁扬宁马等规划项目开工建设,推进沿淮、黄山-金华、温武吉铁路、安康(襄阳)-合肥、沪甬、甬台温福、宁杭二通道的规划对接和前期工作,积极审慎开展沪杭等磁悬浮项目规划研究。以都市圈同城化通勤为目标,加快推进城际铁路网建设,推动市域铁路向周边中小城市延伸,率先在都市圈实现公交化客运服务。支持高铁快递、电商快递班列发展。
提升省际公路通达能力。
加快省际高速公路建设,对高峰时段拥堵严重的国省道干线公路实施改扩建,形成便捷通达的公路网络。加快推进宁马、合宁、京沪等高速公路改扩建,提升主要城市之间的通行效率。完善过江跨海通道布局,规划建设常泰、龙潭、苏通第二、崇海等过江通道和东海二桥、沪舟甬等跨海通道。滚动实施打通省际待贯通路段专项行动,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提升省际公路通达水平。
国家级重大战略部署,级别之高毋庸置疑,作为长三角的重要一员,泰州的发展值得我们期待!让我们一起为它打call!
(来源:泰州微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