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有一位集邮爱好者叫吴国璋,他收藏邮票40年,藏品达到5万枚,共130册!最近,他干了件大事儿,把自己所有的藏品,全都捐给了南京市档案馆。按照《北京邮声》动态邮品的价格估算,这一次捐赠的邮品价值,达到近百万元!如此系统、完整、全面的珍贵邮票捐赠给国家,国内除老艺术家夏衍外, 吴国璋是第二位。
吴国璋今年57岁,从十几岁爱上集邮到现在,40年间收藏了5万枚,130册邮品。
从1840年世界第一枚邮票一直到当代,时间跨度一百多年,基本涵盖了所有品类。所有藏品都用德国著名集藏用品"灯塔"邮册装收,品相保存完好。
大龙邮票是1878年发行的,也称海关邮票,它是用大龙薄纸,绿色 棕色和橘色三种颜色,随后又发行了小龙邮票,在集邮界大龙邮票是非常珍贵的,它的珍贵在于它的发行量少,而且是最早的,中国近代意义上的第一枚邮票。
邮票是由国家邮政部门发行的法定邮资凭证,反映出国家每个阶段的重大历史事件、重要人物,它既是国家名片,也是国事档案。
南京市档案馆接收征集处徐豫介绍说:“这一套是建国初期发行的彩色明信片,一共有六套,非常完整。大部分是1952年发行的,非常珍贵。不论是从它的制作工艺还是价格来说,都是当时的奢侈品。从画面人物表情上可以看出,他们作为新中国的一员感到非常自豪而骄傲。从那个时代延续到现在,我们依然在为了中国梦而奋斗,这是一个传承,这是一个延续。”
40年坚持集邮,这5万枚邮品是吴国璋的一生挚爱。
吴国璋说:“它承载了这个社会每一个人最重要的情感,每个人特别是到了我这个年龄,对财富应该有了新的认识,所有的财富一概带不走。我女儿跟我讲了一个最伤心的话,她说老爸你最喜欢的邮票,你死了之后,我全部把它烧给你。这个话让我很气愤。很多人觉得拥有文化是重要的,错,重要的恰恰应该是传播文化。”
将自己的个人藏品,变成了社会财富,让更多人了解邮品的文化价值,让小爱真正变成了大爱,吴先生做了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目前,南京市档案馆正在整理这批藏品,未来,将适时举办系列展览,让更多人了解邮票里的知识和文化。
更多精彩内容,请收看今晚18:30在江苏公共新闻频道播出的《新闻360》栏目。或者下载我苏、荔枝新闻APP。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方晨 编辑/蒋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