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中国故事,弘扬高雅艺术,丰富昆曲小镇的文化内涵。昨天(11月17日)下午,2019中国故事节·巴城昆曲故事会成果发布会在昆山巴城老街戏院内举办。江苏作者李建的《血染白罗衫》、吉林作者庄桂良的《选角儿》获得第一批中国好故事。
征文活动于今年5月正式启动,在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故事委员会的广泛发动和组织下,得到了全国各地民间文学爱好者和作家的踊跃参与,共收到20个省市、自治区新故事投稿近200篇,总字数达80余万字,经过评委初审、复审、终审,评选出4批30篇中国好故事。据介绍,凡入选第一、第二批的中国好故事,可以参加年度中国好故事的评比。
此次巴城昆曲故事会,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为传播昆曲文化,提升昆曲小镇的影响力和促进文化昆山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巴城镇党委宣传委员周晓佳表示,在“昆曲小镇”之路上,需要更多更好的昆曲故事来弘扬优秀传统精粹,使昆曲尽快为普通百姓了解、熟知和热爱。中国故事委员会副主任,山花奖获奖作家郁林兴指出,鼓励全国故事作者拓宽思路,根据传统昆曲、昆剧的优秀剧目,用口语化、通俗化的语言进行改编和再创作,撰写出更多更好具有现代传播效果的昆曲故事。
作为有着2500多年建制历史的江南水乡古镇,近年来,巴城持续推进文化高质量发展,全力推动昆曲特色小镇建设,先后荣获中国民间艺术特色书法之乡、昆曲之乡、国家卫生镇、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国家园林城镇、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全国重点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等称号。巴城承载昆曲文脉千年不息,完成了“昆山腔前身、昆山腔、昆曲、昆剧“华丽演变,是“百戏之祖”昆曲发源地。
“昆曲小镇·大雅巴城”。2017年以来,巴城依托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授予的“传承基地”,常态化开展昆曲传承活动,逐步实现昆曲小镇昆曲影院“天天看”、昆曲舞台“周周演”、 昆曲讲坛“月月播”、昆曲曲会“年年办”。目前,以巴城老街为核心重点打造的融历史文化展示、昆曲文化传承、传统技艺保护、名人文化集聚为一体的昆曲小镇特色街区,正积极推进昆曲小镇载体建设,传承发扬昆曲大美。
据悉,中国故事节是“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社会宣传推广示范项目,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批准,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办,中国文联民间文艺艺术中心、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故事委员会、《民间文学》杂志社等承办的国家级群众文化节会,是我国唯一的从事故事创作、故事表演的国家级专业性节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