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中人文客厅、运河城市看台”!运河文化带可以这样靓……

2019年11月18日 16:56:19 | 来源:引力播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作为京杭大运河颇具特色和文化内涵的一个段落,这里不仅拥有京杭运河世界文化遗产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宝带桥、苏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五龙桥、著名景观澹台湖等,更拥有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引力播

引力播

  近年来,吴中区坚持系统性思维,将大运河文化带的建设作为“中心城市核”打造的重要环节,兼顾水利水运、沿线交通、遗产保护、文化传承、生态建设、经济发展等方面,让大运河深度融入吴中经济社会发展,融入人民生活,在运河两岸建设起一座古今辉映的现代城区,并逐步打响“吴中人文客厅、运河城市看台”品牌。

引力播

引力播

  最近,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诗意大运河”全国油画作品展在苏州火了起来。这场由中国美协、苏州市人民政府举办的国家级油画展,共展出116幅来自全国各地的油画,全面展现了大运河从北到南的绝色风华。

引力播

引力播

  作为今年吴中区运河文化活动的重头戏,“诗意大运河”活动也是中国美协第一次在苏州举办大规模的国家级油画展。中国美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徐里说,展览筹备8个月余,最终甄选出101件作品参展,通过油画作品来传承大运河留给人们的文明和记忆,以更新的方式去重新认识、保护大运河。

   引力播

引力播

  定格运河诗意之美,还要提升运河文化展示的学术“含金量”。展览期间,承办方尹山湖美术馆还将围绕展览主题及运河文化,邀请全国范围内的著名艺术家、著名学者进行10场专家讲座及10场艺术活动。“之后我们还将进行10个城市的巡展,巡展结束后再邀请著名画家到苏州进行写生采风活动,并计划将优秀的写生作品于今年12月展出,以期不断挖掘运河文化,带动苏州文艺发展,让生活艺术化、让艺术生活化。”尹山湖美术馆馆长朱金凤说。

  绘画艺术传播形式的创新还在延续。通过与苏州市民卡公司合作,江苏一卡通“诗意大运河”系列版权卡被开发出来,并在“文化苏州云”平台上进行销售,受到人们追捧,目前已售出1.5万张;《画说运河——醉美运河在吴中大型油画展》项目,则专注展现运河吴中段之美,用油画形式描绘记录吴中运河的美丽风光及其周边的崭新面貌,同时展示吴中城区、吴中高新区的发展变化,一场场美的视觉体验走进更多普通百姓中间。

  苏作天工,根植吴中。千百年来,苏绣、缂丝、核雕、木雕、苏扇等一大批民间手工艺,通过运河传向全国,享誉世界。如何把苏作文创同运河文化紧密结合,推动苏作产业社会效益和市场效益双提升?吴中区的匠人们纷纷开始行动。

  由中国制扇工艺大师盛春担纲的“百工扇·万象河”项目,以苏扇为载体系统性地展示运河沿线历史文化。宿迁龙王庙檀香折扇、扬州个园檀香扇、无锡清明桥团扇、苏州宝带桥团扇……大运河江苏段22处遗产点以不同的形式完整展现,令人称奇。盛春表示,大运河文化、苏扇文化都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用苏扇来讲述大运河的故事,本身就是一场艺术的创新。

  与盛春相同,苏州缂丝织造技艺大师蔡霞明和团队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缂丝技艺结合书画,创新表达大运河苏州段风貌。历经一年多的创制,一幅长4.5米、以金箔丝缂丝面料为基础的大运河风光写意文创作品日前正式呈现在世人面前。作品展示了全长96公里的大运河苏州段风貌,运河连着粉墙、小桥、驳岸垂柳,蜿蜒入画,让这千年的文脉“流动”起来。

  “古吴韵·宝带桥桃花坞之苏派旗袍”项目,则通过多种类的真丝面料,加上精美绝伦的苏绣,搭配具有苏式韵味的各式秀气的镶、嵌、绲、宕、盘边,以大运河文化中的宝带桥、桃花坞为文化承载点,将苏派旗袍和大运河苏式文化充分融合,受到市场认可。如今,越来越多的吴中匠人和文创艺术机构,将大运河作为自己的创作主题,让运河之美与匠人匠心完美结合,在传承和产业发展中,找到最佳平衡点。

  今年6月,2019首届吴中·保利运河戏剧节正式拉开帷幕。作为吴中第一个以戏剧为主题的艺术节,本届运河戏剧节的主体单元——“名家名剧精品舞台艺术展演”板块,为苏州观众献上17场精彩戏剧演出,20多位艺术名家带来的精彩剧目,让近2万名观众在家门口近距离感受高雅艺术。

  戏剧节期间,除了一系列经典剧目上演,在戏剧体验普及推广活动、吴中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单元,吴中还举办4期戏剧放映会,共计吸引近700人观演,观众通过经典话剧放映,了解戏剧知识;剧本朗读会与书店合作,用书店的气氛感染参与者,增强话剧魅力的感染性;为了扶持苏州本土青年话剧,本次运河戏剧节还专门设置青年戏剧展演模块,两场青年展演得到了苏州市民的支持和热捧,其中《契诃夫短剧三则》更是一票难求。

  既能入画、入戏,吴中还积极推动运河文化唱出来、融起来。目前,大运河文化宣传歌曲《流淌的时光》《城南花已开》等一批优秀音乐作品已经出炉;宝带桥澹台湖景区法治文化园内,运河文化与法治文化交相辉映,并在今年10月,获评省司法厅发布的全省首批10个“大运河法治文化品牌项目”之一。一个多元的、融合的、精彩的、富有生活气息的吴中运河文化带,不仅以其“硬环境”吸引着人们,还用“软环境”诉说着城市文脉的未来。


 (来源:引力播 编辑/俞思琼)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