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苏大附一院骨科副主任医师刘滔首次来到伊犁州友谊医院,担任该院骨科主任。在援疆支医的一年半时间里,他主刀指导手术数百台,救治危重患者63人,并通过“传帮带教”留下椎体后凸成形等关键技术,解决了当地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的治疗难题。
援疆期间,刘滔(左)主刀指导手术数百台,救治危重患者63人次。(医院供图)
据了解,伊犁州友谊医院是当地规模较大的三甲医院,医疗设备相对先进,但脊柱手术仍停留在传统开放手术阶段。由于脊柱被韧带、血管、神经包裹,手术稍有偏差就会出现不可逆的损伤,甚至导致瘫痪。而脊柱手术微创化是当前骨科医学的前沿热点,其创伤小、费用低、恢复快等优势让患者受益。刘滔来到该院后,建学科、结对子、带徒弟,将一项项骨科微创手术的关键技术倾囊相授。
苏大附一院骨科团队创新的椎体后凸成形术,于2017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尤为称道的是,这项来自苏州的先进技术,为新疆当地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也带去福音。77岁的费老太腰背部疼痛并且活动受限,自行服药也不见好,症状还越来越重,到医院拍片检查后,才发现是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年纪太大,是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针对费老太的顾虑,刘滔耐心讲解病情,为其选择了椎体后凸成形术的治疗方案。术中,刘滔主刀将专用“骨水泥”材料注入费老太的腰椎,在团队精准配合下,用时40分钟,成功地恢复了患者的腰椎支撑能力,老人腰背部疼痛症状即刻缓解。
“既然来了,就要让苏州医生成为伊犁人信赖的品牌。”刘滔说,在他看来,医疗、教学、科研、管理对医院来说就好比汽车的四个轮子,缺一不可。援疆期间,他通过查找问题、制定对策,结合医教研管理,进一步提高该院骨科的影响力。
据统计,一年多来,刘滔主刀指导手术数百台,带领团队诊疗各族患者1425人次,救治危重患者63人次,12项新技术、新业务、新方法从无到有,从有到精,填补了伊犁骨科医学多项技术空白。由于工作突出,刘滔先后被伊犁州友谊医院评为“民族团结先进个人”“援疆优秀共产党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