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大彭镇的一片田地,吸引了众多路人的目光, 原来田地里, 晾晒了上千个葫芦, 好不壮观。
上千只成熟的葫芦在晾晒
整个园里有几十种
世界各地的葫芦品种
葫芦园
这片葫芦园是铜山大彭镇村民孙振明建设的葫芦主题文化园项目,面积100亩, 是大彭镇免费提供给孙振明发展葫芦文化园使用的土地。
在葫芦地里, 记者见到了正在整理葫芦的孙振明。 只见他拄着双拐, 看着一个个造型各异的葫芦, 把宝贝们捧在手里, 高兴得合不拢嘴。
正在整理葫芦的孙振明
原因:家庭变故后他开始研究葫芦
今年49岁的孙振明,出生几个月后患上小儿麻痹症,从此走路离不开拐杖。
虽然孙振明一直忙着创业,但有一个爱好从没有离开过他的生活,就是种葫芦、玩葫芦。他自幼就在家中的地里种葫芦,心中一直有着葫芦情结。葫芦多了,他灵机一动,到花鸟市场摆摊卖葫芦。
孙振明做的葫芦艺术品
在葫芦上作画,要从一件悲痛往事说起。2000年他9岁的儿子在洗澡堂溺水,由于发现得太晚,最终没能救回儿子的命。他很长一段时间将自己封闭起来,在家中拿着手中的葫芦发呆,不停地在葫芦上写儿子的名字和思念的寄语。时间久了,孙振明开始尝试在葫芦上作画,这便是葫芦画的雏形。
最难的是比例,葫芦不是纸, 它表面起伏不平, 作画时要对纸上的画 按照相应的比例进行放大或缩小, 这点很考验功力。 而另一个难题是如何能够将画永久保存, 孙振明想到了自己修理家电时常用的烙铁。 当时能在葫芦上作画的人很少, 孙振明的生意还不错, 最多的一个月销售达到7000多元。 随着女儿的降生和葫芦画的畅销, 孙振明又重新绽放了笑颜。
孙振明做的葫芦艺术品
经过考察,他发现自必须将自己的葫芦画精品化,在精品店、旅游纪念品店博得一席之地。
孙振明又开始闭关了,没有美术功底,他就买书、请教会美术的朋友,从素描开始学起。2012年,孙振明开始了异形葫芦画的创作,售价要比普通的葫芦画高出3倍,最贵的一个异形葫芦画要4000余元。孙振明并没有停下步伐, 如今他又开始了新的尝试, 硒土彩绘的葫芦更具观赏价值。
2016年底在山东聊城举办的中国葫芦节上, 孙振明带着他新研发的硒土彩绘葫芦画参展, 产品远销十多个省、市, 并被外国友人喜爱、收藏。
打造葫芦主题文化园
2008年,孙振明创办了佳瑶工艺品有限公司,招收残疾人。他手把手教残疾人制作葫芦画,将自己种植葫芦的技术传授给村民,2014年,孙振明的佳瑶工艺品有限公司被省残联批准为江苏省残疾人文化创业基地。
葫芦园
大彭镇政府对孙振明的残疾人事业非常扶持,今年3月份,大彭镇政府批给他100亩土地,供其免费使用10年,用于扶持建设葫芦主题文化园,准备打造成融葫芦种植、葫芦工艺、采摘、垂钓、餐饮、葫芦研学为一体的文化产业基地。
葫芦文化园平面图
孙振明介绍,观光田园式的生活情趣是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因此,他下一步将带领村里人和更多的残疾人朋友投入到该文化园的建设中。
孙振明说:“政府这么重视我们残疾人的创业和生活,我更应该干出个样儿来。”孙振明给记者展示了葫芦文化园平面图,庄园里要有葫芦种植区、葫芦种植试验区、葫芦种植大棚,还有孔雀园、鸵鸟园、餐饮区、残疾人托养院……”
葫芦主题文化园
目前处于起步建设阶段,
孙振明满腔热忱地
规划着他的“葫芦事业”,
期待着建成一个让徐州游客
满意的葫芦主题文化园。
(来源:快哉 编辑/徐金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