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苏人物】他在医院走廊里,写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初稿

2019年10月30日 11:10:43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广大干部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引发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这篇文章被誉为“东风第一枝”, 拉开了中国思想解放和改革开放的序幕。它的主要作者是时任南大哲学系副主任、党总支副书记的胡福明。可是,谁又能想到,这篇文章的初稿竟是在医院里“诞生”的呢?


南京大学校史博物馆二楼的展厅里,有一个独立展柜。有关《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量史料就珍藏在这里。

  他从不做空洞的想象,勤于实地考察

  1935年,胡福明出生在无锡的一个农村家庭;从小就爱读书的他,20岁那年成功考取了北京大学新闻专业。24岁,他又进入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研究班学习。因为妻子张丽华在无锡当小学教师,研究生毕业后,胡福明申请回到江苏老家的南京大学任教。

  南京大学哲学系教师步惜渔曾是胡福明的学生,在他看来,胡福明上课条理清楚,深入浅出,学生听得懂、记得住,都喜欢听他的课。

  1973年起担任《南大学报》的主编蒋广学,是胡福明的同事和好友。蒋广学说:“我住在16舍,他住在15舍,我有时候就跑到他家去。他有个小本子,列了一些关于要改变国家命运需要探讨的问题,这些问题,一一都跟我们党的命运、我们国家的命运和人民的命运连在一起,他不做空洞的想象,就是要解决这些问题。”

  在蒋广学看来,胡福明能写出这篇引发空前共鸣、开启一个时代思想解放的文章并非偶然。“197610月份之后,他花了很多功夫写文章,从政治上,到哲学理论和经济理论上,都涉及了,大概写了有5篇,发表在《南大学报》上。”正是这些文章为胡福明写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而在妻子张丽华的眼中,认真的读书和勤奋的调查,则是胡福明坚持了一辈子的习惯。“他重视调查研究,工厂和农村他都去,去了以后到农民家里去住,一户一户地去问今年收成怎么样、生活怎么样,他始终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就着医院昏黄灯光,他写出文章初稿

  197727日,“两报一刊”发表《学好文件抓住纲》的社论,提出了“两个凡是”。长期与哲学打交道的胡福明敏锐地捕捉到,破解所有问题的总开关就是破除“两个凡是”,否定“句句是真理”,否定“天才论”。经过一个多月的反复思索,胡福明打算写一篇文章,批判“两个凡是”。

  就在他把文章的主题和结构大概定下来的时候,家里出了一件大事。


当年的手稿

  1977年5月,张丽华生病做手术后,在江苏省人民医院住院。白天,张丽华单位的同事轮流来陪护,晚上就是胡福明陪护。他把《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列宁选集》《毛泽东选集》等很多原著带到医院,就着医院走廊昏暗的灯光,仔细梳理关于真理标准的论述。就是在医院住院部的走廊里,胡福明写出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篇文章的初稿。

  在此基础上,经过多名理论工作者参与修改、有关领导亲自审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中央党校内部刊物《理论动态》上刊发;随后,光明日报以本报特约评论员名义公开发表;紧接着,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全文转载,新华社发通稿。几天内,文章迅速传遍神州大地,全党工作中心向经济建设转移,中国发出了改革开放的宣言。

  他从未放弃对理论的探索,鼓励青年努力奋斗

  198211月,胡福明从南京大学调至江苏省委工作,历任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委常委、省委党校校长、省政协副主席等职务。40年来,他从未放弃对理论的探索,奋斗不止、笔耕不辍,参与主编了《苏南乡镇企业的崛起》《中国的现代化问题》《论县域经济》等著作,用理论联系实际这一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对社会经济发展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今年84岁高龄的胡福明戴着眼镜、一头银发,依然很有学者的风采。他坚持每天学习,因为视力严重衰退,用放大镜也很难看清书籍或报纸,于是,每天从电视里听《新闻联播》等节目就成了他坚持的学习活动。

  谈及自己获得全国“最美奋斗者”的称号,胡福明说:“我只是做了力所能及的工作,跟那些老红军、老战士,和终生为国为民献身的人还有很大差距。”

  目前,《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被教育部列入普通高中的语文教材,胡福明说,希望学习这篇文章的青年学生,能够通过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来指导自己的行动,为国家的富强努力奋斗,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伟大目标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奋斗。

  “我是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我认为一个理论是否正确必须要通过实践来检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万古长青的,没有例外。”胡福明说。

  (来源:江苏城市频道《江苏最美人物》栏目组;编辑/童婷婷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