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苏网讯 10月9日,由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打造的原创现代昆剧《梅兰芳·当年梅郎》登陆紫金文化艺术节,该剧不仅是省昆首次将一代京剧大师搬上舞台,更是三十年来首度创排的现代昆剧大戏。当晚一经亮相,便艳惊四座。
原创现代昆剧《梅兰芳·当年梅郎》
以京剧大师梅兰芳生平为题材的戏剧创作,对于青年编剧罗周来说,是首次挑战。更为考验的是,昆剧《梅兰芳·当年梅郎》的剧本完稿后,京剧《梅兰芳·蓄须记》的创作邀约接踵而至。在接下来的10月22日,由江苏省演艺集团京剧院与泰州市京剧团携手罗周打造的京剧《梅兰芳·蓄须记》亦即将首演。
作为青年编剧的优秀代表,迄今为止,罗周编著的剧作上演近60部,获国家艺术基金各门类资助项目20余项,剧目涉猎京、昆、锡、扬、淮、越剧、黄梅戏、话剧、歌剧、舞剧、音乐剧、儿童剧等多个剧种与艺术门类。高产、高质的出品,跨越多剧种、多类型的尝试,不可否认,近年来她在文艺创作领域所取得的成绩引人瞩目。
今天,罗周也出席了江苏省纪念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五周年座谈会,并作为青年艺术家代表围绕自己的艺术创作进行交流发言。
在她看来,每个时代的创作者都与其诞生的时代息息相关,也肩负着服务人民、回应时代的责任。“唐朝孕育了李杜,李杜回响以不朽的诗篇;明朝孕育了汤显祖,《临川四梦》便是汤显祖馈与的回响;洪升的《长生殿》曹雪芹的《红楼梦》也都是他们以才情心血对其世代所做的回响。如今,身处新时代的我们,被伟大时代热情孕育、温柔相待,又将以怎样的作品以回响?”这是她对自身使命的反思与追问。
她也在发言中提及,在致中国文联、中国作协成立70周年贺信中,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呼唤着杰出的文学家、艺术家。”如何立足当下,回应时代的呼唤?身为当代编剧,她认为:理应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一方面,要有向我国古典文学、元杂剧、明清传奇选汰、传承的谦逊与智慧,另一方面,还应有向下一个十年、百年开拓的气魄与创造力。
(记者/张明玮 刘嘉 摄像/夏天 视频/周胜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