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海安:巧用城市“边角料” 建设“绿色小客厅”

2019年10月06日 17:58:29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戳视频 看海安巧用城市“边角料” 建设“绿色小客厅”

  在我们生活的周围,公园、体育场这样的地方被称为公共空间,是城乡居民公用共享的空间,而随着城市快速的发展,一些公共空间被侵占被荒废,问题如何破解,南通海安通过梳理资源、治理痛点,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小微空间利用之路。一起到海安看一看!

  公共空间,如同网状毛细血管式的小环境,将城市串联成充满活力的大网格。如何唤醒“公共”意识,让公共空间真正姓“公”,南通海安交出了一份创新治理的新答卷。

  南通海安有一座被大家口口称赞的公园名叫新宁园,位于海安市江海路和江海支路的交叉口,在以往,这里只是老城区两条道路之间废弃的“边角料”。要把城市的“边角料”变废为宝,除了种树养草,在海安人看来,怎么样增加活动空间从而留住市民,成了整治的关键。

  在泰宁村5组进村口,以往道路两侧的集体土地,被周边居民私自认领,堆满了杂物,种上了蔬菜,不仅影响了村容村貌,更是让村民出行都成了问题。汽车开进了泰宁村,车往哪儿停也成了问题,如果不能妥善解决,汽车乱停将再次侵占村民的公共空间。通过公共空间整治,泰宁村修复道路350平方,绿化整治提升600平方米,以往的“落后散乱村”,一下成为了海安首个“全国文明村”。

  今年7月份,海安市通过对城中村普查,一下就统计出163个空闲地块,面积从一百多平到两万多平不等。南通海安市住建局副局长 邓卫东 说:“我们下面准备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把地块拿出来搞绿化建设,给老百姓一定的补偿,满足老百姓一定收入,同时也保证城市绿化建设。”

  公共空间之所以称为公共,是因为可以和你我一起共享,在这之间我们不仅看到设计者的巧思、治理者的力度,更加看到来自每一位市民的理解和爱护,这一个个小小的城市空间,也将成为我们每一个人共同维护的一份文明契约。
     (来源:江苏城市频道 编辑/我苏网 陈茜)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