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新兵蛋子,凭借肉眼+普通步枪,32天毙伤敌214名,创下了朝鲜前线我军冷枪杀敌的最高记录,创造这个奇迹的就是被称作“狙击之王”的泰州人张桃芳。
三枪零环
被发配到伙房烧火做饭
1931年立秋时节,张桃芳出生在江苏兴化县陈堡一贫苦农民家庭。少时当过儿童团团长、民兵队长。1951年3月,张桃芳在妻子的支持下报名参军,1952年9月随24军入朝参战。在朝鲜元山一个小村庄里,部队组织打靶练兵。参军之前,张桃芳也摸过枪,但那是部队淘汰下来的老套筒,光有枪没子弹。入伍后接受了新兵射击训练,但入朝后天天赶路,又当上了连部通讯员,他根本无暇琢磨身后背着的那把新枪。打靶结果,三发子弹一环未得。张桃芳被发配到伙房烧火做饭,好好反省。但他并不服气,找到军械员,答复说:苏联支援的新枪,我们测试过,没问题。
张桃芳和战友们研究射击战术
日夜苦练
成为人枪合一狙击手
之后,战友们经常看到张桃芳端着枪发呆,他是在琢磨那把枪。 为了增强臂力,张桃芳将破床单撕成两片,里面装上沙土练,后来练到在两臂挂着十几公斤沙袋,能不差分毫地扣动扳机。白天,他把远近不同的各种物体当成目标,不停地空枪击发。夜晚,就定定地瞄着那忽大忽小、忽高忽低的油灯头儿,或者星星月亮。如此,练就了一双好眼神。1953年1月11日,24军接替15军进入上甘岭阵地,72师214团3营8连9班任务是坚守7号阵地,张桃芳入选狙击组。2月10日,击发9次,射杀7名,张桃芳开始进入枪人合一的良好状态。立功喜报传到家乡兴化,县长亲自登门道贺。
皮定均观看张桃芳射击
军长将信将疑
派人目击后当场“授靴”
到2月底,张桃芳用274发子弹毙伤71个敌人,战绩传到军部,军长皮定钧将信将疑,派作战参谋带上一双皮暖靴到阵地上一看究竟:看他消灭3个敌人,真的就送靴子,假的就处理人。作战参谋来到狙击阵地,亲眼目睹张桃芳射中3个敌人,离开8连前搞了一个授靴仪式,把皮靴挂在张桃芳的脖子上,战友们纷纷鼓掌。张桃芳的射击本领,一方面来自于他的苦练,另一方面他有秘密武器:天生的视力好。50多年后,70多岁的张桃芳仍能一眼看清十米开外墙上芝麻大的小点。他曾连续两次在800米开外击发成功,创造出志愿军步枪最远射杀纪录。连续的战绩使张桃芳在众多狙击手中声名大振,成为最具传奇色彩的英雄人物之一。皮定均到阵地视察,把张桃芳叫到团部后面的小山坡,碰巧天上有鸟在飞,问:天上飞的能不能打?张桃芳小声道:碰碰看。瞄准,扣动扳机,枪响鸟落。枪声惊动远处一只刺猬,再瞄准射击,刺猬滚下山坡。
张桃芳在给新兵指导枪法
创造朝鲜前线
我军冷枪杀敌最高记录
1953年5月,张桃芳奉命回国参加青年团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前,皮定均让人带他到军部来一趟。听到张桃芳背着的皮靴声音挺重,问装的什么,回答说是射中敌人的211个弹壳。皮定均说:“214团怎么打了211个?回去再打3个来!”张桃芳回到前沿阵地,报销了3个鬼子,再到军部。皮老虎摩挲着3个黄澄澄的弹壳,高兴道:今天在我这儿吃饭!凭借一支不带任何光学瞄准设备的老式苏制步骑枪,这个不曾接受过系统战术训练的年轻战士张桃芳,实际射击时间32天,耗弹442发,毙伤敌214名,创造了朝鲜前线我军冷枪杀敌的最高记录,且毫发无损,成为匪夷所思的神奇。志愿军总部授予他特等功臣、“二级狙击英雄”称号;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授予他一级国旗勋章。1954年春,我军在战斗英雄中选拔战斗机飞行员,24军72师仅张桃芳一人入选,此后这个狙击奇才再也没有上过战场。2007年,张桃芳去世。那把苏制老旧步枪,静静地陈列在北京军事博物馆内,见证着一段传奇,向人们展示着一名军人的信念和荣光。
张桃芳使用的步枪
(来源:泰州发布 编辑/汪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