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个重大项目签约,涵盖文化旅游、生命健康、现代商贸、科技创新、人工智能等领域,南京金洽会期间,栖霞区签约项目总投资超过530亿元……9月18日上午,健康中国·紫东峰会暨重大项目签约仪式举行,作为2019中国·南京金秋经贸洽谈会的分场活动之一,此次活动主题为“产城融合 智慧赋能”,处于多重战略交汇叠加的机遇期的栖霞产业发展将迎来新机遇。
南京城东崛起大健康产业高地
近年来栖霞的健康产业发展迅速,生物医药产值占全市近1/3,是南京发展生命健康产业的重点区域。继2015年泰康仙林鼓楼医院签约入驻后,计划投资100亿元的泰康仙林国际医养综合体项目在本届金洽会上签约落地,泰康保险集团副总裁兼泰康健投首席执行官刘挺军表示,从方方面面感受到栖霞优化营商环境的带来的利好,此次国际医养综合体等项目的落户,目标是推动形成医康养一体化的大健康产业,“大健康产业不仅要有先进的设备、一流的专家,更重要的是从传统以治疗为中心模式转向重视预防,少得病、早发现,像中国癌症5年生存率比国外低30%多,一个是早期诊断不够,发现得晚,另一个就是没有多学科联合治疗手段,我们将做大量的医疗健康模式探索,同时针对老年慢性病的情况,做好康复和长期护理。”
放眼栖霞,“一城一园一基地”(大学城、生命科技创新园、经开区生物医药产业基地)的发展格局已经形成,“院府合作”“校府联动”推动更多优质医疗资源向栖霞集聚,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泰康仙林鼓楼医院等2家高品质医院投入运营,省中医院仙林分院等3家三级医院正在建设,南大、南中医等驻区高校设有多个与健康相关的专业,以欧葆庭国际颐养中心、钟山颐养园、银城养老社区以及泰康医养综合体项目等为代表的健康服务板块正在快速发展,初步形成了“医、教、养、研”为主的大健康产业生态。栖霞区委书记黎辉指出,经过3—5年发展,栖霞的产业集聚将迎来更大发展。
工业重镇转向“高轻新” 产业格局迎来蝶变
上风上水、紫气东来,位于南京城东的栖霞区,区域面积395平方公里,人口近百万,由行政区、国家级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仙林大学城三大板块构成。栖霞区委书记黎辉用“三个三”来介绍栖霞:一是“三业并兴”——栖霞是南京唯一的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高端服务业三种业态并存的城区,尤其在高端服务业方面,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栖霞服务业蓬勃发展,占比近40%。万达、绿地、金鹰、苏宁、华侨城等齐聚栖霞,地中海俱乐部、白金汉爵等5家五星级标准酒店正在火热推进中。二是“三优共存”——栖霞是江苏难得的集区位优越、空间优质、环境优美于一体的县区。栖霞被称为南京“东大门”,境内道路交通四通八达,高速公路互联互通,二桥四桥飞架南北,三条地铁纵横连接。栖霞还拥有82公里长江岸线,随着长江-12.5米深水航道全线贯通,龙潭港可停靠5—10万吨级海轮,已正式进入“港口时代”。三是“三圈融合”——栖霞是国内少有的具有大学城创新圈、行政区孵化圈、经开区产业圈全链条的大区。自2010年大学城、行政区、经开区实行一体化管理以来,聚焦经开区新型显示、人工智能等领域的高端产业资源,走出了一条“创新在校区、创业在园区、产业化在经开区”的全链条特色发展之路,也在三区形成了“百亿税收贡献、千家外企落户、万名人才汇聚”的良好局面。目前,栖霞已吸引了以4名诺奖得主、79名国家级人才、110名省“双创”人才等为代表的20万各类人才在栖霞创新创业。
正处于多重战略交汇叠加的机遇期的栖霞,产业格局和层次正在发生新变化。原本的南京“工业重镇”“化工基地”,经过多年的转型升级,产业层次已由重化工转向“高轻新”。目前,栖霞已经初步形成了“2+2+2”产业体系,即:新型电子信息、智能网联汽车等先进制造业,科技和信息服务、文旅康养等现代服务业,人工智能、生命健康等未来产业。

金洽会期间,栖霞区签约项目累计投资总额达530多亿元。在本次重大项目签约仪式上,共有23个项目签约,涵盖文化旅游、生命健康、现代商贸、科技创新、人工智能等领域。其中包括计划投资108亿元的正大生物医药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计划投资100亿元的泰康仙林国际医养综合体项目、计划投资10亿元的南京市旅游集团明外郭南湾营文旅项目等。
(来源:江苏新闻广播 记者/刘雨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