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亚博:每位中医血脉中都有吴门医派的基因

2019年09月12日 14:27:57 | 来源:苏州日报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吴门医派是江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千百年来,吴门中医名家创立温病学说、治病救人,其养生方法也影响着苏州百姓的日常生活。首届中国苏州江南文化艺术·国际旅游节期间,记者前往南京专访黄亚博教授,听他讲述对吴门医派的独到见解。

  名/家/访/谈

  人物名片

  黄亚博:江苏省中医药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江苏省中医药学会、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教授

引力播

  黄亚博教授近照。记者 车晋彧 摄

  中国最早的医学期刊

  诞生于苏州

  记者:黄教授,听说您与苏州有着不解之缘,能和我们的读者分享下吗?

  黄亚博:我和苏州的渊源确实很深,小时候就常去走亲戚。我太太也是苏州人,可以说我是“苏州的女婿”吧。

  我是学中医出身的。1982年,22岁的我来到苏州市中医医院实习了一整年。到苏州实习的人很多,不仅因为苏州的医院教学接待能力强,更是因为吴门医派在我们中医学生心中难以取代的地位和魅力。

  大学毕业后,我从事《江苏中医药》杂志的编辑工作,进一步研究后我更发现苏州了不得——中国最早的医学期刊就诞生于苏州,是名医唐大烈于清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创刊主编的《吴医汇讲》,它比著名的英国医学期刊《柳叶刀》创刊时间还要早31年。《吴医汇讲》共汇编十一卷,当时虽不叫“杂志”,但出版形式、组稿过程与现在的杂志编刊完全相符,内容生动丰富。

  记者:吴门医派历史遗存丰富,文化积淀厚实,著述多是特点之一。

  黄亚博:吴门医派最早可上溯至春秋战国时期。有资料显示,历代吴医医著有近一千二百部,现存五百多部,内容涵盖了中医学各个分支学科。上世纪八十年代,卫生部启动全国中医古籍整理计划,吴医古籍就占全部古籍的十分之一。1986年以来,苏州有关部门组织编辑出版了大型吴医古籍丛书——《吴中医集》,收载了四十多部中医古籍,五百多万字,社会反响强烈。以后《吴中名医录》《吴中十大名医》《吴中秘方录》《吴门医派》《吴医荟萃》等相继出版,使吴中医学的古籍整理有了良好的开端。《黄一峰医案医话集》《吴中当代名医医案丛书》《奚凤霖医论集》《蔡景高临床经验荟萃》《吴怀棠医学文集》《任光荣医论与临床经验集》《吴中名医碑传》《吴中医家与医著》等著作的出版,为吴门医派增添了新的活力。

  记者:吴地的名医也多。像去年爆火的宫廷剧《延禧攻略》,让大家认识了姑苏名医叶天士。

  黄亚博:没错,叶天士是吴医中不可不提的杰出代表。他医术高超、敢于突破创新,被世人尊称为“天医星”,学术成就具有里程碑意义。

  叶天士是温病学的奠基人之一,而温病学说正是吴门医派学术的精髓。在温病学说形成之前,一般医家都遵从张仲景的《伤寒论》六经传变的论证方法,进行辨证论治。吴中地处东南卑湿之地,是瘟疫、温病的屡发地区,因为温病的病因、发病、传变过程和治疗原则不同于伤寒,故运用治伤寒的方法来治疗效果不佳。以叶天士为代表的温病学派将温病从伤寒中独立出来,使温病的治疗摆脱了《伤寒论》的束缚,以“卫气营血”辨证补充了前人在理论上的空白,初步建立了中医传染病学。

  叶天士还给后人留下了一本旷世医书——《临证指南医案》。这本书非常了不起,价值极高,流传甚广。书中提出了“久病入络”“久痛入络”等千古名论,引领着络病的临床诊治,并将通络药物应用于具体病案中。可以这样说,《临诊指南医案》是每位中医学者必备的“案头书”。

引力播

  摆放在苏州中医医院大厅的电子中医古籍引人注目。记者 车晋彧 摄

  吴中多儒医

  仁心仁术济世救民

  记者:除了名医多,还有句话叫“吴中多儒医”。您对“儒医”作何诠释?

  黄亚博:儒,体现的是一种智慧、书卷气和文化底蕴。儒医与一般医生的区别,主要在于他们以儒家思想指导行医生涯,以医术为济世救民、实现儒生理想的手段。明代宋濂所言“是故医之良者,虽不必尽儒者。而儒者为医,吾知其必良也。”如果要对儒医下个定义的话,是指习儒而通医术的人,或是指读书人出身的医生。后人也越来越认同儒医堪称医林中的佼佼者。

  苏州吸引了大量文人从各地聚集而来。宋室南迁,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随之南移,更有从北方和中原地带迁徙来的大批知识分子,他们当中还有不少人是精通医学的。此外,加之吴地历来有尊儒重教的传统,以从儒攻举子业为重,所以“以儒通医”者占有很高的比例,或医而好儒、儒而兼医、亦儒亦医。种种因素,形成了“吴地多儒医”的情况。

  记者:在中医领域里,吴医仿若一股“小清新”。

  黄亚博:可以这么说。从行医风格看,吴医通常显得很儒雅,绝没“江湖气”。并非动不动就大攻、就大补,吴医用药往往轻灵,平淡化神奇。

  家居姑苏阊门西街的清代御医曹沧洲,有这么一则“三钱萝卜籽,换个红顶子”的典故。据说,有一年,慈禧太后忽然得了重病,头痛、心痛、肚皮痛,病到奄奄一息的地步。当时新科状元是苏州人,奏本推荐了姑苏名医曹沧洲。曹沧洲接到圣旨后便前往京城,头件大事是查看慈禧太后吃了些什么药。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太后每天吃的山珍海味不说,还把燕窝、银耳当饭吃。“滋补过多,必然食阻中焦,中焦闭塞,危在旦夕。”于是,曹沧洲单开了一味草头药,只写了五个大字:萝卜籽三钱。看得众御医当场发呆,认为这个乡下郎中是进京来送死了。没想到,慈禧太后饮了三钱萝卜籽的药汤,当夜就通了大便。为感激曹沧洲,她恩赐其九品顶戴,还要他骑马巡游京城。回乡时人未到家,地方官已经替他造好了三进房子。此后,曹沧洲在家专为地方乡亲施诊送药,逢人就劝人多吃萝卜,日子久了,苏州便有了“早吃生姜晚吃萝卜,郎中先生急得哭”的谚语了。

  记者:《黄帝内经》载:“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要成为儒医,必须有颗仁心。

  黄亚博:是的。现代心身医学的概念源于西医,强调医生不仅要关注生理的器质性疾病,还要多关注心理因素,以及心理给生理带来的不适影响,要去治疗病人的“心病”。而事实上,儒医一直就是这样,愿意听病人说出身心的痛楚,给予安慰,很是贴心。

  仁德是以仁为核心的儒家伦理道德思想的统称。吴医始终把治病救人与博施济众作为“医乃仁术”的重要内涵,使仁德与医术密不可分,两者的结合凸显了吴医道德修养的根本性,这是医学作为仁术的突出特点,也是历代吴医的行医宗旨。

  仁所要求的品德修养,首要的就是仁心,就是对生命的同情怜悯之心。仁术作为反映医学社会职能和职业道德特点的传统医德范畴,贯穿于医德内容之中。一方面,吴医通过行医治病的仁术实践其体恤生命、爱护生命的“重生”意识和社会理想。另一方面,吴医一贯秉持仁心,不忘其对社会的责任和担当,践行着“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

  渗透一餐一饮

  养生实为治未病

  记者:喝养生茶、吃膏方、食药膳,年轻人还流行喝薏仁水除湿。吴门医派倡导的养生方式,千百年来已渗透苏州人日常生活,甚至成为江南人的时令文化。

  黄亚博:严格来讲,中医就是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方式。《伤寒论》中的许多方子就来自厨师的经验。生姜、萝卜、红枣、薏仁,再如最近上市的鸡头米,你说它是食物还是药物?中医讲“药食同源”,有病的时候它是药,没病时它就是食物。最近入秋了,容易干燥,此时当润燥。平时可以多吃点梨,还有桑杏汤,具有清宣凉润、润肺止咳之功效。

  记者:家常便饭、一茶一饮,处处体现保健养生,是否也能说明中医“治未病”理念的深入人心?

  黄亚博:是的,体现了中医在江南深厚的群众基础。譬如“冬吃萝卜夏吃姜”,就是根据天人合一,让人适时地去适应气候的变化,以达到没病先防的目的,是治未病的体现。

  按照规律,疾病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我们要在这个过程中及时阻断,即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愈后防复发,这三个层面都属于治未病范畴。如盛行于江南地区的膏方,就具有调补、调养、调治的三重作用。江南经济发达,大伙儿都希望没病壮一壮,对容易发作的慢病也想防一防。明清以来,吴门医派在运用膏方时强调“一人一方一膏”“膏滋冬令进补”,把辨证论治的个体化调理理念充分体现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其缓补慢调,能补气养血、调畅经络,调动人体的自我防御功能。

  宝贝多是好事

  也会加大传承难度

  记者:听起来,吴门医派“自带流量”,对流派的传承发展有何意义?

  黄亚博:吴门医派是江苏最具代表性的流派之一,是中国传统医学和吴文化的一块“金字招牌”,是所有中医人的共同财富。可以说,每一个中医人的血脉中都根植着吴门医派的基因。留下的好东西多、遍地开花无疑是好现象,但从某些意义上说,反而会给流派的传承带来一定挑战。

  就在上月,苏州市中医学会、苏州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会换届,我去了现场,围绕中医药的传承发展作了个专题报告。一个中医流派要形成,并有效传承发展,需满足四个条件:独特的思想主张、独到且足够的临床诊疗经验、广泛深远的影响力,明晰的学术传承脉络,也就是说要能画出一个包含树根、枝干、分支、叶子的清晰的树形谱系图。吴门医派有思想、有经验、有影响,而这棵“树”似乎还不够明晰。名医多、古籍多,到处都能挖出宝贝,反倒说不出哪个点最好、哪个点最能代表,传承的力道和路径就相对分散了。

  记者:那怎样才能画好这棵“树”?

  黄亚博:一是可以加强传承谱系的整理研究,顾全外延。我举个例子,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以岭教授,是南京中医药大学的研究生。他在叶天士“久病入络”等学术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完善,形成了系统的“络病理论”,并以此为指导,研制开发了一系列新药。再如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创建中国中医研究院(今中国中医科学院),地方兴办中医院,当时不少吴中名医支援各地建设,为全国输送了不少中医人才。这些从吴地走出去的中医专家也值得挖掘整理,他们也是吴门医派的代表性传人,他们就是树干上的分支。

  二是在系统全面、充分挖掘的基础上,进一步找出重点。著述多是好事,但太多则让人迷茫,我们可以通过深度梳理、审核认定,好中选优,遴选出最具吴门医派优势的重点药方、疗法、养生保健方法等,甚至再进一步研究凝炼,开发成老百姓便于使用、乐于使用的中医药产品。

  记者:下一步,吴门中医该如何创新,实现高质量发展,更好服务市民?

  黄亚博: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今疾病谱不同于以往。医生应将疾病放入新的社会环境中考量,通过调节机体,使其与社会环境相适应,达到平衡、和谐的状态。我想,首先还是坚持问题导向,利用吴门医派理论和实践,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治未病中的主导作用、疾病治疗中的独特作用、疾病康复中的核心作用,为百姓解决好临床实际问题。支持和鼓励医疗卫生机构将中医和养老紧密相连,将中医诊疗、保健、预防、康复等理念和手段纳入到养老机构范畴。积极鼓励中医师参加家庭医生签约团队,为老年人提供中医药健康养生服务。

  在人才培养方面,除延续名老中医“师带徒”的模式外,还可以在基层设立传承站点,加大对社区、乡镇医生的中医药诊疗知识培训,不断提高基层医生中医药服务水平。建立健全中医大师遴选体系,健全中医人才培养机制,完善对吴门医派非遗项目传承人和传承梯队的激励机制,加大对各类研究人员的引进和培养力度。

  同时持续加强中医药宣传力度。可探索将吴门医派纳入科普体系,作为地方特色课程予以研究、开发,甚至可渗透到中小学校,通过讲座或选修课程,让孩子们感知这一吴文化,不断提升吴门医派的影响力。

  据我了解,苏州相关部门对中医药事业非常重视和支持,《苏州市传承发展吴门医派特色实施方案》已出台,相继引进国家级中医专家团队,今年更是专门成立了市中医药管理局,市中医医院二期项目也在紧张建设中,县市区的中医药发展形势也很给力……通过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解决好百姓日益增长的中医药服务需求,促使吴门医派传承发展迈上新阶段,我对此很期待。

  (来源:苏州日报 编辑/汪璐)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