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老旧的砖塔,高高耸立在隋炀帝墓边,包括詹先生在内的不少市民都很好奇:它是干啥用的?对于它的来历,附近很多居民都说不清楚。昨天,记者到现场一探究竟。
疑惑
这座老旧的砖塔有啥用?
几天前,詹先生带朋友到隋炀帝墓周边转了一圈,朋友被隋炀帝墓东侧一座高耸的砖塔所吸引。这座砖塔被房子和砖墙包围着,只能远望,通过与周边居民楼对比,应该有6层楼高。塔身是红砖砌成的,沧桑感十足。詹先生说,除了他们之外,还有不少人对这个塔感兴趣。
这个塔建于何时?又是干什么用的?朋友的几个问题,詹先生都答不上来,城区很少见到这样的塔。“要不是朋友去隋炀帝墓看看,我都没注意还有这个塔。”詹先生说,尽管住在附近,平时都没注意到。
传言
它是砖瓦厂留下的烟囱?
这座高耸的砖塔到底干啥用的?詹先生走访附近居民,没想到大家都说不清楚。
“有的说它是砖瓦厂留下的烟囱。”詹先生称,有居民说若砖瓦厂持续运转,说不定隋炀帝墓会再早几年被发现。不过,对于这个传言,詹先生觉得不太可信。昨日,记者前往隋炀帝墓附近探访,几位居民称,他们也听说可能是砖瓦厂留下的。
“我们也不清楚,砖塔一直立在那,也不见有人上去。”附近久扬小区居民陈女士说,她也很好奇,这个塔到底干吗用的。
探访
老厂区还有一些奇特建筑
“这是个旧厂区,租给了木门厂,里面是车间。”昨天中午,记者找到一处大门进去探访,一值班人员表示,砖塔在车间旁边,房门上了锁,又被围了起来,他也不知怎么进去。
值班人员说,他们也好奇这个塔是干什么用的,除了这个塔,这个旧厂区还留下一些奇特的建筑。“你看这个厂房,几层楼高的空间,全是水泥柱搭建的。”值班人员说,这些厂房看起来很像苏联风格的建筑。
在厂区内,一个三面立体墙上有个大水泥圆柱,也格外显眼。对于这座古怪的建筑,周围居民都不知道有何用途。
记者探访一圈发现,厂区内还有一些奇特的建筑,一些高层方格窗户也是用砖砌成的,显得古朴沧桑。
调查
原是水塔,老厂区是人民公社时期的
随后,记者赶到西湖镇中心村,找到了曾住在附近的居民居先生。
“它原来是农具厂,有些年头了!”居先生介绍,这个厂区在人民公社时期成立,那个砖塔应该是用于生产的水塔,或是当年建厂时留下的。居先生表示,他也不清楚这个塔建于何时,但厂房应该是人民公社时期就有了,后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区扩大,农具厂逐渐没落。
根据居先生的指引,记者到达塔底部,这座砖塔直径数米,塔底非常粗,从底部往上看,塔身高耸。
昨天,记者又联系上该厂区所属的西峰社区。社区郭主任说,旧厂区是原来的农具厂,成立于人民公社时期,这座砖塔是水塔,建成时间应该有数十年了。
这座水塔到底建于何时?记者多方调查,暂时还无法确认,不过西湖镇一些老人证实,这个旧厂区确实是人民公社时期就有了。
背景
上世纪七十年代建了一批水塔
一直关注乡镇水塔遗存的市政协委员史明表示,上世纪70年代,因没有通自来水,市郊和乡镇曾建了一批水塔,比如靠近湾头的自在岛上,就有一座1976年建的水塔,后来被改造成了大风车。
“城区很难见到这玩意,说不定就是城区仅存的。”史明说,蜀冈西峰上曾有一座水塔,现在看不到了,可能拆了。
对于老农具厂的这座水塔,史明猜测,可能建于上世纪70年代,说不定更早,这主要是在农具生产过程中要用水冷却等,说不定和老厂区同龄。
“江都一些乡镇还能见到水塔,不过已经很稀少了。”史明说,随着自来水的普及,水塔已退出了历史舞台,结束了自己的历史使命,一些成了废旧建筑,一些早被拆了。
【保护建议】
老厂区可改造成农耕文化展示馆
“拆了可惜,应该保留和开发。”史明建议,隋炀帝墓考古遗址公园建成后,将成为扬城旅游的热点,一路之隔的这个旧厂区,可以改造成农耕文化展示馆。比如人民公社时期农具是如何生产的,扬州又有哪些常用农具……这些都能吸引游客,而这座水塔可改造成观光瞭望塔,既可以俯瞰隋炀帝墓遗址公园,又可远眺蜀冈西峰、瘦西湖,补上城市旅游“农耕文化”的短板。
将隋炀帝墓考古遗址公园、农具旧厂、蜀冈西峰这一片区打造成“探密之旅”,史明说,这有利于展现扬州城市的变化史、进步史,像水塔、旧厂这些老建筑,能保留的尽量保留,它是一座城市发展的“符号”,是年轻的“文物”。
来源:扬州晚报 编辑/李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