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上午,中央电视台《共和国发展成就巡礼》大型直播特别节目走进江苏。镜头中的徐州,以创新发展的经验与全世界对话,展示出迈进新时代的自信面貌。
2014年底,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时指出,希望江苏的同志认真落实中央各项决策部署,紧紧围绕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光荣使命,努力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
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徐州时指出,必须始终高度重视发展壮大实体经济,抓实体经济一定要抓好制造业。创新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很多核心技术是求不到、买不来的。习近平勉励徐工集团着眼世界前沿,努力探索创新发展的好模式、好经验。
今天的直播中,央视记者再次来到徐工集团。这里的创新技术,引起了业界广泛关注:
“遥控”起重机:真正的四两拨千斤
记者首先向大家介绍徐工集团的一款“遥控”起重机。这台起重机外表看起来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驾驶员却不在车上。
大家印象里的起重机驾驶室,布满操纵杆和仪表盘。但这台起重机的驾驶员,却仅仅手持一台平板电脑,利用虚拟按键就完成了各项操作。
目前,这种直接“遥控”还只有50米有效范围,但通过互联网技术的“加持”,就可以实现遥控距离的最大化。尤其是在“5G”技术推广之后,网络延迟大幅缩短,通过“遥控”来操作千万里之外的起重机,将再也不是“科幻”。
“无人”生产线:让厂房充满智慧
这台充满“智慧”的起重机,正是在这样的厂房里生产出来的:
央视记者介绍,徐工集团经过近年来的技术改造,这条“起重机转盘智能生产线”已经具备多项优势:
一是生产效率提高。原本“三班倒”需要36名工人的生产线,一天只能生产约20台起重机转盘。而如今只要一个班次,就可以生产约50台转盘。
二是产品合格率高。经过上百次的调试,这条生产线已经达到了毫米级的生产精度,产品合格率由最初的70%左右,达到了现在的100%,也就是免检。
三是生产灵活性高。这里不仅可以为我们刚才所见的智能起重机生产部件,而且通过调整参数,可以在同一条生产线上生产不同规格的产品,大大提高了生产灵活性,降低了生产成本。
“水乡”马庄村:绿色发展让百姓获益
今天的节目中,还播出了徐州市贾汪区马庄村村民王娟自拍的一段视频。她介绍说,通过近年来的环境整治,马庄村从过去的“矿井村庄”成了今天的旅游村,毗邻风景如画的潘安湖。
村民们尝到了绿色发展的甜头,如今马庄村农民乐团正在排练舞蹈节目《水韵潘安》, 准备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
今天的直播中,徐州还有汉兵马俑、潘安湖等文化符号展现在世界面前。像徐工集团、马庄村这样的典型,在徐州还有很多。如今,通过产业转型、城市转型、生态转型等多方面综合努力,一条创新发展、绿色发展的新路径正呈现在徐州人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