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crame编织挂毯、饰品、手工包……这个扬大历史专业研究生跨界玩转手作

2019年08月15日 14:56:14 | 来源:扬州晚报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张宇阳的作品

张宇阳

  挂在墙上的精致特别的手工挂毯、都市丽人手中独一无二的复古编织包包、用绳结“装饰”,如莲花般盛开的镜子……一个个手工作品在扬州女孩张宇阳手下,变得不仅更有美感,更是有生活品位。

  Macrame编织也叫流苏,是一种用绳结代替纺织或编织制作的工艺,它类似于钩针或中国结,用于创建复杂多样的纺织品。“手工制品每一个都有温度,一个个绳结,不仅传递的是指尖的温度,更是将个人想法与色彩,融入生活的创作过程。”张宇阳说。

  2年前自学Macrame编织

  近几年,流苏花边受到了西方纤维艺术家和创意工匠的青睐,运用打结技术,创造出各种装饰物、饰品、家居用品。一根线绳与另一根交织一起,系一个结,这就是macrame的基础。      

  张宇阳是高邮人,扬大历史专业研究生毕业。2年前的一个机会,在INS和微博上看到了别人分享的Macrame编织作品,一幅幅成熟好看的流苏挂件,颜色温暖又舒服,她被深深迷住。“那些手工编织的挂毯,真的是太好看了,简直就是美学享受。”       

  平结、雀头结、螺旋结、扭结……打开博主分享的视频,张宇阳开始尝试学习Macrame编织的基础手法。“找教程和材料,进入编织手作圈子,跟大家一起分享和学习,计算线长……”就这样,张宇阳慢慢走上了线艺的道路。       

  张宇阳的第一件作品是一个小型的挂毯,当时对照着别人的成品学着去做,拆了编,编了再拆,花了3个多小时。虽然第一件作品过程不太顺利,但她意识到,“打结的传统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工艺,当它用无限的想象去创作时,会有无限的艺术魅力。”

  指尖传递温度和生活态度

  张宇阳说,Macrame编织在国外其实技术已经很成熟,国外的挂毯作品,也非常精致美观。“很多咖啡店、包括一些年轻人的家里,现在就喜欢用这样的东西做装饰,因为好看又特别,手工的东西是机器很难做到的。”        

  小件用花架固定,大件用晾衣杆,大幅挂毯约为几百米,小幅几十米,张宇阳大量囤线,很多材料需要自己去定制,也有的从网上买。因为Macrame编织,张宇阳在网上认识了许多有趣的人。

  “虽然编织就是徒手扣几个结,但看到好看的作品,会研究如何实现这些工艺,甚至是这些结我都去倒推去摸索。”不满足于徒手编织,张宇阳还采用织布机“玩绳子”,演变出来很多新的东西。

  挂毯、饰品、手工制包、女生发带、杯套、镜套……这些都是张宇阳的作品,只要看到好看的图片,甚至自己来了“灵感”,她就会拿出线,自己编织琢磨。“一直就喜欢手作,因为指尖传递的不仅仅是温度,更传递生活的态度。”

  期待更多手作人玩跨界

  线上,和热爱Macrame编织的人学习探讨,线下,参加上海、苏州和扬州等地的手作市集。在张宇阳的市集上,有不少国内女孩对包包、发带等实用又好看的编织艺术感兴趣,她的定价在几十到几百元不等。“它最主要还是我的一个爱好,是生活情趣和美学的象征。”

  对于未来,张宇阳也充满想法,“我愿意去上分享类的课程,或者线下招募小伙伴们一起来体验。”张宇阳笑言,编织艺术不像学术研究,最好玩的地方就是它带有个人色彩,自己做出来的东西感情也不一样。也期待与扬州其他手作伙伴的“碰撞”与跨界,希望更多扬州年轻人能玩起来,多一个途径去实现自己的想法,去做成具象的、有美学态度和生活情趣的东西。

  (来源:扬州晚报 编辑/汪璐)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