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岁的他,给自己定下一个小目标,在80岁前,做好100张琴

2019年08月01日 14:07:31 | 来源:扬州晚报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夏夜,听雨时,最好在庭院内,栽有一棵芭蕉。

  闲愁几许,梦逐芭蕉雨。

  中国美学,向来都是极为讲究的。文学中的寥寥数字,就能将自然界的大美,点缀得淋漓尽致。

  钟大亚的琴坊前,就栽着一棵芭蕉,用来听雨。

  少年听雨歌楼上,壮年听雨客舟中,晚来听雨,却有丝丝缕缕的回忆,那些关于古琴的情思,一一浮现。

  少时爱乐 斫琴自娱

  音乐,一直都是钟大亚内心中,最为热烈的向往。年轻时,听到熟悉的音乐,都能跟着慢慢哼唱起来。工作时,他就是单位里积极的文娱爱好者,不仅吹拉弹唱样样俱佳,还能自己捣鼓,做个二胡、板胡啥的。

  接触古琴的时间,也算是很早的。在民乐中,一旦听过古琴,就会觉得那种清静,如水一般,把自己的身心,从外至内都洗过一遍。

  也是一次偶然,下班途中,看见一棵伏地的梧桐树,大致用手量了量,直径超过了20厘米。问清楚这棵树已经无用之后,钟大亚把树拖回家,并根据自己想象的模样,做出了一张古琴。那时,还是1972年,不仅在扬州,就算是在全国,做琴的人也没有几位。

  那张琴的样式,其实并不中看。琴弦,也就是风筝线。试弹的时候,自己都笑了。毕竟,和那些千古流传下来的琴音,相去甚远。

  直至上世纪九十年代,钟大亚前往上海出差,路过一家书店时,看到了一本《怎样弹古琴》。书中所传授的古琴技法,现在没记得多少。但是却有详细的古琴解剖图,腹槽应该如何挖,琴弦应该如何上,一一写明,钟大亚如获至宝,买回家后,爱不释手。

  挑选良材 得遇知音

  知道如何去斫,却苦于没有良材。不是所有的木材,都适合斫琴。开始,是到施井路上的木材市场,精心挑选。在堆积如山的木材中,总有一些,像是命中注定,一定就会相逢。

  这些年,扬州的城市规模,越来越大,一些民房在拆迁过程中,也剥离出大量的木材来。开始,钟大亚并没有过多在意,但是他逐渐发现,这几乎就是最好的古琴良材。扬州气候宜人,四季分明,老房子里的木材,经历过春夏秋冬的轮回,木材本身的水分糖脂,全都流失殆尽,这些木材,本身就是斫琴的最佳材料。

  于是,钟大亚就常往那些拆迁的地方寻找,有时候,那些户主还觉得这些木材厚重,不知如何处理,如今有人上门,正是求之不得。在那段时间里,钟大亚就靠着手拖肩扛,储备了很多老杉木。这些老木材就堆放在一间地下室内,有需要的时候,就选一些出来斫琴。

  斫琴技艺,也需得到各方指点。那段时间,钟大亚结识了曹华等名家。在史公祠内举行的古琴雅集,他也常去。他也愿意听年轻人的意见,比如一位来自河南信阳的张厚明,年岁不大,却对斫琴颇有心得。新朋老友,常常聚集在钟大亚的家中,以琴会友,其乐融融。

  打造钟琴 双逸自居

  以琴修心,多年来,钟大亚都是乐在其中的。他自己写诗:“一生逐梦只为琴,积木成山元明清。精研细究斫良器,终得钟琴太古音。”

  钟大亚的琴,就叫做“钟琴”。岁月的流逝,不仅能让木材褪去浮华,成为良材,更能让人的心境得到沉潜。退休之后,钟大亚更有大把的时间,用来斫琴。或者说,他是把斫琴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可以强身健体,可以愉悦身心。

  钟大亚斫琴,自有心得,而这些心得,都是在经年累月的实践中,慢慢从时光中浮现出来的。比如琴有九德,钟大亚认为在九德之中,三德最为重要。先有透,然后有奇、古;先有润,然后有静、圆;先有匀,然后有清、芳。他常年将心思花在琴弦上,如今的钟琴,虽是钢弦,却有丝弦之感。

  钟大亚的琴坊,原名“蕉叶山房”,取门前芭蕉之意,又以他的蕉叶古琴,最为有名。后有人说,“蕉叶山房”被人注册,干脆更名为“蕉叶杉房”,毕竟,古琴是从杉中来。

  这家琴坊,又名“双逸居”。他笑着说,世间万物,都是有命数的。人到了一定岁数,就会看淡人间风尘。木到了一定时候,就会沉淀百年沧桑。人和木,都是“逸”出事外的。然而,木头经过岁月的淘洗,上漆装弦,可奏天地之音。人,也是如此。只有阅尽了人间的繁华,才能静下心来,慢慢去斫一张张好琴吧。

  77岁的钟大亚,给自己定下一个小目标,在80岁前,做好100张琴。此后,这100张琴,就是“钟琴”的代表作。

  (来源:扬州晚报 编辑/徐金吉)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