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课|《蒙娜丽莎》搬家,如果她开口说话……

2019年07月17日 07:21:23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自今天(7月17日)起,因议政厅场地施工,卢浮宫博物馆将《蒙娜丽莎》临时移至黎塞留馆2层美第奇画廊鲁本斯厅展出。美第奇画廊是卢浮宫最大的画廊之一,足以安置《蒙娜丽莎》和接待每天数万的游客。作品被放置在一个带空调的安全玻璃窗内,就像她之前在议政厅的陈设一样。这距离议政厅上一次翻新已经整整14年了,这些年,在议政厅的墙壁上,“丽莎夫人”(“蒙娜”是意大利语“夫人”的音译)微笑着迎接着世界各地的游客,假如她开口,会说些什么呢?

       在最近热播的搞笑艺术小短剧《奇趣美术馆》中,《蒙娜丽莎》、《美国哥特式》、《哈勒昆和皮埃罗》、《在温室里》、《德加和伊瓦李斯特·德瓦莱何纳》等10幅世界名画的主人公真的“开口说话”了。这部纪录片画面还原度极高,剧情简小精悍,在法国著名喜剧演员正经且搞笑的表演中,科普了作品和画家的相关信息以及背后的奇闻异事,网友纷纷发弹幕表示不够看,期待第二季。


  《蒙娜丽莎》

  在卢浮宫议政厅,“丽莎夫人”拿起电话打给“经纪人”,她已经厌烦了一成不变的生活,想换个环境。

  “丽莎夫人”威胁“经纪人”如果不换环境的话,就遵循法国的传统——罢工。

  但是被实力劝退,还要继续保持微笑,好气哦!

  可能“经纪人”后来动了恻隐之心,才有了这次搬迁,这样“丽莎夫人”就可以去美第奇画廊待个三个月,与24幅彼得·保罗·鲁本斯所作的《玛丽·德·美第奇的一生》做邻居。玛丽·德·美第奇是太阳王路易十四的奶奶,来自意大利佛罗伦萨富可敌国的美奇家族,很多文艺复兴巨匠的作品原本是这个家族的收藏。

法国卢浮宫博物馆  黎塞留馆2层  美第奇画廊  鲁本斯厅

  10月中旬议政厅施工完毕之后,《蒙娜丽莎》回归原位。那时,卢浮宫还将举办一场大型特展,纪念《蒙娜丽莎》之父——达·芬奇逝世500周年,这位文艺复兴巨匠的绘画、手稿、雕塑等作品将从世界各地汇聚卢浮宫,“丽莎夫人”有机会与她的“兄弟姐妹们”会面,但是《最后的晚餐》还是来不了,因为那是一幅湿壁画,无法移动。

  关于《蒙娜丽莎》这幅画作的很多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了,不过很多人都认为这幅画能闻名世界是因为“丽莎夫人”神秘的微笑,其实真正原因是一宗盗窃案。

  1911年,卢浮宫的一位维修工人文森佐·佩鲁贾,对馆内的方位和设施都很熟悉,最关键的是《蒙娜丽莎》外面的玻璃罩子也是他安装的,轻而易举地就把这幅画偷走了。

  据说,文森佐·佩鲁贾偷画的原因不是为了钱,而是“意大利的国宝凭什么挂在法国的博物馆?”所以后来把画带回意大利,不过在出售时被告发,当时的意大利政府联系法国政府将画还给了卢浮宫。

  最有意思的是,法国人把《蒙娜丽莎》被盗那一天(8月21日)定成了国难日,而意大利人视文森佐·佩鲁贾为民族英雄,从此,《蒙娜丽莎》名声大噪。

《蒙娜丽莎》,达·芬奇,1503-1509,现藏于法国巴黎卢浮宫博物馆

  《美国哥特式》

  在美国芝加哥艺术博物馆,《美国哥特式》里的父亲和女儿“复活”了,女儿抱怨父亲每天板着脸。

  在父女俩的交谈中,父亲道出了每天板着脸的原因。

  《美国哥特式》可能不少人都不熟悉,但是它在美国非常出名,与自由女神像、芭比娃娃、野牛镍币以及山姆大叔并称为美国文化的五大象征。男人手中的叉子可以看成是世俗的标志,与身后哥特式建筑上若隐若现的十字架形成对比,象征着以基督教立国的美国与当代世俗文化的交锋。

《美国哥特式》,格兰特·伍德,1930,现藏于美国芝加哥艺术博物馆

  格兰特·伍德是在无意中获得的作画灵感,1930年,他在乡间游走的时候,被一个哥特式窗户装饰的小房子吸引了。回到家后,他画下这所房子,并以他的牙医拜伦·迈克比和妹妹南·伍德为模特,画下了这座房屋可能的居住者。普遍来说,人们认为二者是夫妻,但南·伍德认为牙医先生比自己大太多,自己并没有老到和他成为夫妻的程度,所以她认为是女儿,但格兰特·伍德从来没有说明两者的关系。

南·伍德和拜伦·迈克比在《美国哥特式》作品前,1942 

  这幅画在当年参加在芝加哥的一个艺术比赛时,只获得了一个300美金的小奖,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有名气,并逐渐成为美国艺术的代表作之一,现在是芝加哥艺术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和《蒙娜丽莎》因为被盗而名声大噪类似,它的成名之路也很特别,原因是它经常被拿来P图,从电视广告到各种情景戏剧,从户外的各种招贴到报纸上的插图插画。据统计,几乎所有的美国总统和第一夫人的脸,都曾被移植到这幅画中。

  《哈乐昆和皮埃罗》

  野兽派就是闻起来像野兽?

  不不不,这位兄弟别再为你的懒惰找借口了!

  野兽派,也称野兽主义,是1898年至1908年在法国短暂盛行的一个现代绘画潮流。它和气味没有任何关系,而是在色彩上做文章,颜色鲜艳而分明,互不混合,没有渐变,这样大胆而热情的作画方式,就是野兽派的风格特征。野兽派的先驱者,除了大家熟知的亨利·马蒂斯,还有这幅画的作者安德烈·德朗。

《科利乌尔的山》,安德烈·德朗,1906年,现藏于美国华盛顿国家美术馆

  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在意大利兴起了一种即兴剧,并传播到了欧洲其它地区,里面的角色都是定型的,出场时戴着面具,就像京剧的脸谱一样,让观众很容易明白角色的特点。

  即兴剧有两个小丑角色——哈乐昆和皮埃罗,哈乐昆身穿菱格彩色连体服,头戴双角帽,比较滑稽;皮埃罗身穿白色长袍,脖子环绕一圈皱领,有点忧伤。

  曾经有一段时间,欧洲的画家对喜剧里的这两个丑角相当感兴趣,画了很多与他们有关的画作,其中就包括安德烈·德兰的这一幅,现藏于巴黎的橘园博物馆。

  在这幅作品中,天色昏暗,大地荒芜,哈乐昆和皮埃罗眼神涣散,单脚离地,像是提线木偶。最关键的细节在于,两个小丑弹的琴并没有弦,没有弦,琴声何在?画家究竟想表达什么意思呢?

  普遍观点认为,这幅画的创作时间是1924年,此时,野兽派已经没落,德兰的画风也已不像之前那样运用惊人的色彩和笔触,而是更加注重秩序和稳定,他似乎通过这幅画想表达:小丑或许为了观众的品位而违背自己的意愿,离创作渐行渐远,这点和画家本人并无区别。

《哈乐昆和皮埃罗》,安德烈·德朗,1924年,现藏于法国巴黎橘园博物馆

  还有爱德华·马奈的《温室里》,在剧中,男女主人公的闲聊时,带出了印象派的风格特点:捕捉瞬间。

  《德加与伊瓦李斯特·德瓦莱何纳》是画家埃德加·德加本人和朋友的画像,在剧中,因为朋友伊瓦李斯特·德瓦莱何纳的名字既拗口又特别长,占据了展览文字说明板大部分地方,画家本人忍不住抱怨:“在我的自画像里,你为什么比我更抢眼?”

  《情人Ⅲ》是超现实主义大师勒内·马格里特的作品,描绘了一对亲密的情侣,男主人公只有头没有身体,在剧中,他怨气满满。

  在这部脑洞大开的《奇趣美术馆》中,通过十幅世界名画“主人公”诙谐幽默的演绎,让观众轻松了解每一幅画的风格流派、创作背景和作品内涵,对西方艺术史感兴趣却又没有耐心阅读专业书的小伙伴不妨去看一看!

  (我苏专稿 记者/五柳 参考  卢浮宫博物馆微信公众号、《了不起的博物馆》、《甲骨文丛书:美第奇家族的兴衰》、百度百科)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