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课|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工业时代留给我们的遗产之美

2020年06月12日 20:51:23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一百根工厂烟囱是繁荣时的污染十根冷却的烟囱是丑陋的眼中钉,但是最后一根工厂烟囱却成为过去工业时代骄傲的象征”农耕文明留下了泱泱大观的传统文化遗产,工业文明也是如此,今天是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课代表和大家聊聊工业时代留给我们的遗产之美

铁桥峡谷:工业革命的见证

  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生在英国,它的铁桥峡谷工业革命的摇篮,这里曾汇聚着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铸铁技术与冶炼工艺,也是第一例以工业遗产为主题的世界文化遗产。

  铁桥峡谷的灵魂是铁桥,这座桥建于1779年,位于英格兰中部什罗普郡铁桥镇的塞文河上,通身用铁浇铸,精致的细节和优雅的弧线散发着古典美,是机械时代的一件艺术品

  铁桥不但样子美,质量也很过硬。首先用料很足,它使用了超384吨的钢材,占当时英国钢铁年产量的1/3,由于实际的建造费用大大超过当初的预算,建造者亚伯拉罕·达比三世去世时都没能还清建桥所欠的债务,作为世界上第一座铁桥,参观者络绎不绝。其次结构坚固,1795年,塞文河发生了一场可怕的洪水水灾,冲断了河流上所有的石桥,只有铁桥安然无恙,这使得铁桥更加名声大振。

  在铁桥的助攻下,这个地区的经济中心从原来的煤溪谷转移到铁桥周边,形成了远近闻名的铁桥峡谷。1862年,铁路延伸至铁桥附近,桥南端设立了火车站,铁桥成为集铁路、水路与公路为一体的贸易中心,铁桥镇的繁荣至此也达到了最高峰。

  但在风光200多年后,铁桥峡谷于20世纪初开始没落,二次世界大战后,这里的工厂几乎全部倒闭。

  如今的铁桥峡谷已改造成一个风景秀丽的观光区,拥有10座不同主题的博物馆

  博物馆下属的布利斯山维多利亚风情小镇里,19世纪末期风格的商店、作坊、街道,受到电影拍摄者们的喜爱和推崇。

  铁桥峡谷博物馆下属的瓷器博物馆、瓷砖博古馆、钢铁博物馆等,都有自己的作坊和车间,不仅向观众展示工业革命时期的制作工艺,而且还把产品拿出来销售
       如今,这个风光带
每年可以给周边地区带来两千万英镑的经济收益。

鲁尔工业区:旧工业区改造范本

  说到工业遗产,不得不提制造业大国德国,它的鲁尔工业区发展有近200年的历史,早在1811年,埃森市就有了著名的大型钢铁联合企业,19世纪上半叶开始的大规模煤矿开采和钢铁生产,使鲁尔区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重工业区和最大的工业区之一,它曾是德国发动两次世界大战的物质基础,战后又在西德经济恢复和经济起飞中发挥过重大作用,工业产值一度占全国的40%,被称为“德国工业的心脏”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因为产业单一、煤炭能源地位的下降、世界性的钢铁过剩等问题,工厂、企业纷纷破产倒闭。

  经过创意艺术改造,鲁尔工业区在涅槃中重生,变成“欧洲文化之都”。

  昔日林立的厂房,高耸的烟囱,井架、洗煤仓,巨大钢梁,无限延伸的铁轨,运载货物的列车,这些工业时代的物象还在,可是经过艺术创意的再造,成为装置艺术品

  废旧煤气罐成为潜水俱乐部的训练池,一些厂房和仓库被改造成迪厅和音乐厅,巨型的钢铁冶炼炉作为背景进行交响乐演出

  你可以坐在从前的涡轮机房喝咖啡,在从前的煤矿锅炉房里参加俱乐部活动,坐在改装后的压缩机房听音乐家演奏乐曲。

  你也可以在关税同盟区漫游,这里拥有博物馆、演出场地、艺术工作室、咖啡馆和与众不同的运动场。

  红点奖堪称设计领域的奥斯卡奖,如果你是一名设计爱好者,还可以在由烧煤厅改造的红点设计博物馆看历届获奖作品。

  如今的鲁尔区已经为全世界的旧工业区改造范本。没有废旧立新,没有全部推倒重建,而是利用原有建筑、设施和场地,既再现了工业区的历史,又为人们提供了文化、娱乐的功能。

民国首都电厂:中国近代史的印记

  中国工业革命相对欧洲出现较晚,但也留下了丰富的工业遗存,南京作为民国时期的首都,有下关火车渡口、中国水泥厂、民国首都水厂、民国首都电厂、国民政府中央广播电台等。

  民国首都电厂前身是前清的“金陵电灯官厂”,位于西华门外,最初是为了给官署衙门提供夜间照明,并为举办“南洋劝业会”提供电力保障。建成时发现三台100千瓦发电机组足够供应1.8万多盏电灯的照明,而南京城内的官署衙门是用不了这么多电的,于是公开出售余电,分别向城中、城南区域直接供电,成为中国第一所官办公用电厂

  辛亥革命后,前清的“金陵电灯官厂”更名为中华民国的“江苏省立南京电灯厂”,随着用电量日趋增大,1919年又在下关建立分厂

  国民政府于南京成立时,因清末以来连遭战乱,昔日的六朝古都早已面目全非,不仅城市规模较小,而且几乎没有什么现代公共设施,首都的建设工作也就成了迫切任务。在诸多城市公共设施中,电厂最为重要。于是,“国民政府建设委员会”接管了电厂,并更名为“建设委员会首都电厂”

  当励志社、铁道部大楼、交通部大楼等建筑如雨后春笋悄然出现在城内,环岛结构的新街口广场、远东最大的体育场——中央体育场相继建成,为城市提供自来水供应的“首都水厂”也完工投入使用的时候,南京的电力供应正因为如火如荼的城市建设而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为了彻底解决这个难题,“首都电厂”决定对“下关发电所”进行扩建。

  时任“首都电厂”总工程师的陆法曾带领工程师和电厂工人进行项目设计,确定采购清单,制定整套规范,并通过采购的方式完成了设备采购,在今天,重大工程项目,大多会通过招投标的方式来选择承建方,可在当时,陆法曾的这一手还是很新鲜的

  扩建完成后,“西华门发电所”的老旧小型机组全部停用,由“下关发电所”承担南京城的全部电力供应。此时的“首都电厂”不但设备先进,还濒临长江,紧靠中山码头,靠近下关火车站,水陆交通都很便利,当时有着“全国模范电厂”的美誉

  但好景不长,1937年12月13日,南京沦陷,“首都电厂”也被日军所占领。四天之后,包括45位电厂留守工人在内的3000多名中国军民被日军屠杀于电厂不远处的煤炭港下游江边,史称“煤炭港惨案”。抗战胜利后,为纪念罹难的工友,电厂里建起了一座“殉难工友纪念碑”,将殉难工人之姓名铸列于上,以志不忘。

  共和国成立之后,为了满足南京的用电需求,自1957年起,被收归国有的“南京下关发电厂”实施了大规模扩建,并由此成为当时江苏省装机容量最大的火力发电厂,一度承担了江苏省1/3的发电任务

  进入21世纪之后,这所有过辉煌过往和厚重历史的百年老电厂,因为城市的快速发展和经济开发的需要,不得不直面被淘汰的命运。2008年,作为中国电力工业百年发展史缩影的“下关发电厂”正式停产

  如今,在电厂旧址上,一座科普公园建立了起来,为了能够让人们更为直观地窥见南京工业时代的印记,公园的管理方只对老厂房进行了修缮、加固,厂区格局以及老旧设备的所在位置都没有大的变动。40米高的巨型塔吊、近200米的传送带、循环泵、循环滤网等各种发电机器,都是当年遗存下来的。漫步其中时,能够感受到那保留下来的原汁原味的工业感。电厂大门西北侧的小红楼如今已被列入近现代保护建筑名单中,始建于1928年,最初的用途是作为孙中山奉安大典临时指挥部。宋子文任“首都电厂”董事长时,曾是他的办公室。这栋别致的小楼与周围的红砖青瓦一起相互映衬着,掩于绿荫之中,为浓郁的工业气息,平添了几许古朴清新的民国味道。

  近些年我们国家越来越重视对传统文化遗产的发掘与保护,并越来越深入人心,对于发育时期太短的工业遗址,从2018年初起开始发布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但目前尚未被大众所熟知。传统的文化遗产更多的是农业文明的见证,而工业遗产则是见证工业文明发展的证据,哪怕只有二三十年历史的工业遗迹,与上千年的传统文化遗产,保护意义同等重要。

  我苏特稿  文/五柳  (参考:《老工厂变形记:工业遗址的新生》、《创意魔法:解码德国鲁尔工业区》、《欧洲工业博物馆散记》、《南京下关电厂:繁华褪尽  一地沧桑》、百度百科等)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