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海生晶越千秋丨探访南通首家盐文化主题博物馆

2019年07月06日 22:30:52 | 来源:南通发布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不久前,南通首家盐文化主题博物馆——位于市北文体中心7楼的“秦灶盐文化馆”开馆迎客。

  “从盐字的演变过程看中国盐文化”、“南通盐业发展史”、“历代盐场分布图”、“盐与秦灶”、“盐与艺术”等五个章节,为市民们徐徐翻开一部盐文化历史画卷。

  馆内还展出盐民饮酒驱寒用的酒囊、近年来挖掘出的盐民生活用品残片等珍贵文物,带给参观者直观感受。

  “伟哉!微微盐粒,肇始人类之文明!壮哉!煌煌史册,永载盐业之辉煌!”青年诗人单小苏在为秦灶盐文化馆创作的《盐赋》中,用“其形似玉,其质如金,其德比水,其美若诗”,形容产自秦灶的“吴盐”。

  在秦灶盐文化馆内,一面“盐”文化墙吸引众多书法爱好者的目光,数十种造型各异的“盐”字集中展示,由包括秦能在内的通城书法名家创作。

  “煮海生晶每入盘餐白雪一钱调百味,榷资如宝必连国脉琼珍九域越千秋”,73岁的秦能老先生还专门为文化馆挥毫写下30字楹联。

  有心人会发现,南通有很多地名带有“灶”、“场”字,这都跟烧盐有关,说明在历史上当地有盐灶和盐场。

  这当中,秦灶是南通最西边的一个盐灶。相传唐末有一秦姓盐商在今日秦灶街道所在地垒灶煮盐,时人称之“秦家灶”,也称秦灶,该地因此得名。这是南通最古老的“盐灶”之一,秦灶向西,人称“老岸”,没有盐灶;秦灶煮盐时,东边后有盐灶的地方还是一望无际的海水。

  据说,时至今日,该秦姓盐商的后人仍生活在秦灶街道境内一处叫胡家园地的地方,附近有方圆八里之大的庙——八里庙,是传说中“古通州五怪”之一。

  到宋朝初期,秦灶的盐业已相当发达,大小盐场盐灶遍布海边,产量也相当可观。当时,官府为控制盐的生产,就管住煮盐的工具——盘铁。盘铁就是大大小小的铁板,平时分开存放,专人保管。通过浸过海水的草料,制成卤水,把它过滤之后就变成盐卤,每个盐民分得一块盘铁,到煎盐的时候把它拼成直径超过一丈的劳盆(大盘子)。下边砌灶燃薪,上面浇上盐卤,水分蒸发后留下咸咸的海盐。

  古时食盐都由土法生产,晒盐、煮盐、运盐全凭人力。尤其是运盐,肩挑车载,盐民的辛苦自不待言,就连朝廷的盐利也因此受到影响。盐业发达了,运输要跟上,古时候交通运输以水运为主,很多地方开挖河流运盐,后来都叫运盐河。从此,运盐这种繁重的体力劳动,由肩挑车载改为木船运输,大大减轻盐民的劳动强度。

  通扬运河就是一条运盐河。同样,流经秦灶的通刘河也是一条运盐河。秦灶因为靠河,交通便捷,明朝初年设立码头,成为进出南通城的重要中转基地。在秦灶桥下头形成一条南北长300米、东西长150米的十字街,聚集大量商铺。秦灶老街也因此变得人流如织,十分繁盛。

  数千年来,随着长江携带泥沙奔流入海,江海之际泥沙沉积,海岸线逐渐东去。在江海平原不断向东向南滋长延伸的过程中,江海大地有着多次海陆变迁,而盐场随着陆地的延伸,也向着东南迁徙而去。原来秦灶这一带的盐场变成可耕种的土地,内地到这里开垦种田的人蜂拥而至,农民的聚集便形成自然村落。

  从南通本地现存的地名来看,秦灶以西没有地名曰“灶”,秦灶以东有姜灶、袁灶、唐洪灶、黑鹿灶、跑灶、东灶等地名。秦灶以东陆续出现的“灶”是陆地围垦、海岸东移才出现的新盐灶,以此可以推断,秦灶实为南通本地煮海制盐第一灶。

  数千年沧海桑田,广阔的滩涂和茂盛的草荡,为“煮海为盐”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地理基础。而秦灶的发展随之在这片广袤的大地上同步推开。

  在经历海盐文化、农耕文化和现代工业文化的过程中,也造就了秦灶街道城市、集镇的繁荣,形成独特的历史文化脉络,留下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绘就江海儿女勤劳质朴、改造大自然的壮丽画卷。它们是江海文化产生、发展的历史见证,更是江海儿女的精神家园。

  自古以来,恶劣的生存条件、艰苦的劳动环境和政治上备受歧视与奴役的悲惨境遇,造就了独特的盐民文化——勤劳质朴、仁爱善良、粗犷豪放、自强不息的性格,以及团结协作、互补互助的团队精神。

  千年秦灶今胜昔。秦灶街道党工委书记陶建认为,在新时代的圆梦征途上,秦灶的地域文化和精神在传承盐民文化的基础上,已升华为带有鲜明时代烙印的新时代秦灶精神,那就是坚韧不拔、开拓创新、迎难而上、勇争一流!

  如今,置身秦灶街道的通吕运河岸边,放眼风光旖旎的运河两岸,高楼鳞次栉比、游园花团锦簇,昔日城郊分界线两侧明显的差距早已不再。

  静谧流淌的运河水,贯穿了秦灶的千年史。有雅士偶得一联,联曰:“赏八里青川,秦灶雅风熏港闸;追千秋旧事,盐河厚德满江淮。”

  (来源/南通发布 编辑/刘静)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