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祖辈!扬大研究生“跑船”40天完成毕业设计

2019年06月14日 15:47:43 | 来源:扬子晚报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吴飙是扬州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广播电视学专业的一名研究生,今年6月毕业。在刚刚结束的毕业设计答辩会上,他的毕业设计——纪录片《家族最后的跑船人》获得了答辩委员会全体老师一致好评。答辩一结束,老师和同学们热烈鼓掌。“那一刻,我真的很激动,这也圆了我的一个梦想!”14日,吴飙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图片

永远在路上的吴飙。

  打“亲情牌”感动采访对象,同意他跟船拍摄

  “2016年冬天,刚好也是我考上研究生的时候,爷爷去世了,我没能及时回去,第二年清明回家祭祖,想到我的爷爷奶奶整个家族都是跑船的,想到这里,我就想为爷爷做点什么。”吴飙对记者说起这部纪录片的缘起。

  吴飙定下了自己毕业设计的选题,在爷爷生前居住的村子里走访,小村里生活的几乎都是跑船人。对广播电视学专业的吴飙来说,走访不是难事,但是从这百十来户人家的生活中找到故事,也并非易事。最终,他将视线锁定在了一位名叫杨金虎的中年男子身上,论起辈分,吴飙要叫他一声“表兄”。

  当吴飙开口谈到跟拍时,“表兄”犹豫了。一来,杨金虎常年往来江苏到湖南一线,一个航程至少半个月,这个年轻的“学生娃”要与夫妻俩共同生活在一个基本与外界隔绝的私密空间里,一时间杨金虎难以接受。二来,航道中有许多深水区,冬季里长江水面常有多雨、低温、大风等恶劣气候,货船通体是钢板铸造,甲板表面易打滑,存在安全问题。

  吴飙并不打算就此放弃,请父亲出面“走亲戚”,同时,再次向杨金虎表达了“我的爷爷奶奶,他们的长辈,也都是跑船人,我想为跑船人做点什么”的愿望。这一份执着,让杨金虎感动,2017年10月,杨金虎主动联系了吴飙,同意他跟船拍摄。

图片

吴飙寒冬跟船拍摄。梓婧 摄

  经受过狂风暴雨后,湘江江面过“最美春节”

  2018年1月29日,吴飙在杭州的崇贤港登上了杨金虎的货船,开始了毕业设计的正式拍摄。虽说吴飙家里祖祖辈辈跑船,可以跑船为生计的日子,到吴飙爷爷那一辈就结束了,吴飙自小长在淮安城里,这是他第一次登上家族长辈曾经赖以为生的航船。

  杨金虎的船分为货仓、驾驶舱、船屋,在四十天的拍摄中,吴飙就睡在船屋最外侧的小沙发上。对于一名拍摄经验丰富、“久经沙场”的研究生来说,风餐露宿根本算不上什么。

  2018年2月3日,杨金虎在等待了一下午后,夜里十点半,货主紧急通知他装货。听到这一消息的吴飙赶紧开了单反、撑好脚架冲了出去。杨金虎忙前忙后,吴飙就提着机器跟着跑前跑后,周围是零下五度的低温和五级的江风。这样的忙碌,一直持续到凌晨三点半。

  第二天,是农历腊月二十九了。船开到了湖南岳阳,天公不作美,湘江水位过低,船搁浅了,一同搁浅的还有许许多多这样拉货的船只。这些船只用缆绳相互牵引着,试图将彼此从浅滩中拉出,想要脱离困境十分艰难,除非一场暴雨水涨船高。

  吴飙在舷窗一侧架上了单反,自己站在机器后面,不动声色地记录下这场人力与天意的鏖战。意外来临,船的牵引绳“嗖”地一声绷断了,在吴飙脸颊前10厘米的地方扫过,击碎了舷窗的玻璃,驾驶室后侧的窗子也被前侧飞溅的玻璃击穿,到处都是玻璃碎片,小手腕粗的铁栏杆直接被缆绳甩得变成了弧形,整个船上一片狼藉。

  风雨过后是彩虹。转眼就到了新年,在江面上看烟火和烟火在水中的光影,是一种说不出的别样绚丽。

图片

春节前大船被恶劣天气“击伤”。本人提供

  找到为央视配音的解说员为纪录片解说,致敬家族长辈

  2018年春节过后,吴飙又奔赴福建、浙江、湖南等地对航船进行短途拍摄。之后的八个月里,吴飙带着对家族长辈的敬意,开始对素材进行梳理剪辑。剪辑期间,镜头的取舍反复比对,解说词的篇幅按照时间长度和解说人的语速,反反复复修改了好几次,甚至找到了为央视配音的解说员,来为自己的纪录片配解说词。

  硬件设施也是一个不小的考验,把近四百个筛选过的素材拖入专业剪辑软件进行剪辑,工作量可想而知。付出总有回报,他的纪录片《家族最后的跑船人》先后荣获“第十三届大乘杯全国大学生影视作品大赛分组赛”三等奖、“江苏省研究生‘改革开放四十年校园微电影’科研创新大赛”一等奖等。

  “最感谢的还是我那已经离世的跑船人祖父,是您给了我拍摄这部纪录片的源动力。还有我的跑船人历代先祖,先祖筚路蓝缕,终得我辈如今的丰衣足食,先祖的所受的苦难我时刻不敢忘记,时常提醒自己当忆苦思甜,奋发图强。”吴飙在自己的毕业设计创作阐述中写道。

  (来源/扬子晚报网)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