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苏网讯 5月升学季,南京各小学陆续进入面试阶段。与此同时,在“公民同招”政策实施背景下,近期的学区房市场有何变化呢?
记者来到南京主城区一家学区房中介,自从招生新规出台后,南京学区房市场观望情绪浓厚,加上二手房整体的市场比较平稳,所以学区房成交也有一定影响,此外,叠加限购、限贷、限售的政策背景,价格方面也没有太大的上涨动力。
南京某学区房中介机构运营总监王垒表示,和4月相比,学区房成交有所增加,但是相比去年5月同期,市场成交量有20%的差距。王垒介绍,一线名校“琅力拉芳”,在价格上维持稳定且都有一定的议价空间,且议价空间随着总价不断升高而加大:“一线学校500万以内的学区房需求旺盛,成交周期短,一周左右可以卖掉,还有一部分议价空间,可是600万以上房源消化周期明显长,一般则需要3-6个月来消化,议价空间也随之加大,一般有10-20万的空间,部分有资金需求的议价空间更大,因为总价不同,市场有一定分化。”
具体来说,几所名校中,拉小因为总价相对较低,目前成交量还是比较活跃;力小、芳小紧随其后。第二梯队的学校中,例如游府西街小学、银城汇文这样的学区房价位也比较高,所以,成交周期相应拉长,买房人则显得更加理智。
初中学区房市场成交同样比较稳定,但是,有个现象比较突出,那就是总价低的房源,业主挂牌时有不断提高单价的趋势,这样一来,成交量也明显下降了。
王垒告诉记者:“初中学区房在近两年的市场中,价格涨幅较大,热门学校价格接近翻倍,在大的调控背景下,需要时间消化涨幅。第二,低总价房源成交周期短,且需求量大,市场供应不足,造成低总价房源单价上升,而总价超过400万的初中学区房,考虑到只有三年周期,家长购买非常谨慎。”
业内认为,当下学区房市场呈现出低总价房源少、成交快,但高总价房源很难成交的分化格局。对于刚需买房人来说,下手学区房更多的是要从需求出发,量力而行,不要一味追求顶尖的学区因素,孩子后天培养也很关键。
(来源:江苏新闻广播/姜奇卉 编辑/国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