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好的端午,应该有粽子。
当然
现在何时何地都能吃到
譬如经常路过的高速服务区
总有一口有肉有蛋的粽子
带着油脂香气
梅村故里店的许阿婆,包得一手好粽子。每年这个时候她就开工了。她包出来的是无锡传统的小脚粽,外形仿佛旧时的三寸金莲。
在机械化生产占主流的今天,粽子是少数仍需手工制作的食物之一。
阿婆娴熟地咬着棉线快速缠绕、打结、剪断,粗糙宽大的手居然将这门“功夫”施展得炉火纯青。一旁的小辈,手脚还真的没有她快。
别看粽子小,手法比一般的粽子复杂。
特别是最后一个步骤:裹扎。
老师傅都是用牙齿来咬住绳线,为啥用牙呢?
原来缠线整个过程都要用手压住粽子,一不小心糯米就会漏出来。
完成的粽子外形格外秀气。
许阿婆创立的梅村盛记三让糕团现在传给了孙女,三代同乐一块经营忙碌着。家里忙的时候一天要包2000多个粽子。对许阿婆来说,包粽子是端午节的仪式,年年如此。
粽子的内涵千变万化,鲜肉粽、豆沙粽、双蛋黄鲜肉粽、白米粽、佛跳粽、粉蒸肉粽……它的门派更是众多,嘉兴、广东、西安、四川、闽南……
而无锡的小脚粽由于把糯米紧紧裹在里面,需大火煮沸,然后文火慢慢煨,几个小时后,翠绿的粽叶裹着雪白的糯米,在氤氲的水汽中散发出怡人的清香。
小时候总觉得小脚粽寡淡无味,煮不好又容易夹生。而如今却不记得从什么时候开始,又重新发现它的妙处——口感Q弹,唇齿甜香,搭配点白糖或者咸蛋,都是刚刚好。
在您心中,获赞最多的粽子是哪款呢?
(来源:无锡博报 编辑/汪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