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话苏商】刘礼华:“绳”奇传说的技术先驱

2019年05月19日 14:25:24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编者按】苏商,睥睨于汉唐,并驾于明清,独步于民国,领跑于今日中国商界。胸怀大志、身负大略;善循大局、精耕大业;谨守大义、兼施大爱;包容大气、共享大成……苏商精神与情怀代代传承,历久弥新。在第二届江苏发展大会暨首届全球苏商大会召开前夕,江苏新闻广播联合我苏网推出《新话苏商》特别策划,通过走近一个个企业掌门人,多维度展现新时代苏商文化的精神内涵,感受苏商这个群体新的活力与创造力。


  本期苏商人物:刘礼华,法尔胜泓昇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总工程师。

  

  位于江阴的法尔胜泓昇集团有限公司最早脱胎于长江边的一家麻绳厂,从一家卖麻绳的小厂成长为为卢浦大桥、苏通大桥供应缆索的中国五百强企业,法尔胜在长江边上演了一段“绳子”的传奇。这个“绳”奇故事的“导演”,无疑是法尔胜的缔造人周建松。

  在他的麾下,聚集了一批在各个领域都能独当一面的精英,其中一位,就是周建松亲自带的“徒弟”、也是江阴引进的第一个研究生,刘礼华。

  1965年9月,刘礼华出生于江阴的一个普通教师家庭。1980年,未满16岁的刘礼华考入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现哈尔滨工程学院),成为班里年龄最小的大学生。4年后,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学院攻读研究生。

  1987年,硕士毕业前夕,一心想干一番事业的刘礼华,放弃了学校读博的名额,进入了当时名不见经传的集体企业江阴钢绳厂,也就是法尔胜的前身。

  当时的江阴钢绳厂正处于第二次创业的节骨眼上,上世纪90年代,随着国内外大型桥梁建设的兴起,大型桥梁用钢丝、缆索成为金属制品领域新的热点。在国内尚无借鉴的情况下,研发的重担压到了刘礼华这个年轻人身上。

  当时,该市场被“洋货”垄断。缆索公司创建之初,刘礼华连续工作七个日夜,与工人一起吃住都在厂里,从厂房建设到设备试制、安装调试,从人员招聘到产品进入市场,融入的心血和汗水无法估量。

  法尔胜,英文fasten,意为拴住、连接。刘礼华总结说,自己身上就是有那么一股绳子的“韧劲”。他说:“比较高深的技术,买不来怎么办?只能靠自己。在钢丝领域,我们已经连续25年国内领先,全球第三。我们的核心技术,比如缆索,通过20年的持续创新,也已达到全球领先。”

  公司在短短的几年内,成为国际上最大的大桥缆索生产基地,国内市场占有率已达68%,并先后为世界悬索桥名列第三的润扬长江大桥、世界拱桥名列第一的上海卢浦大桥提供了缆索,又成功中标世界斜拉桥名列第一、第二位的苏通大桥和香港昂船洲大桥,斜拉索的寿命也由原来的30年提高到了50年,技术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湖北荆岳长江大桥)      

  江苏的企业家身上,都有一股不满足、爱挑战的性子,在缆索领域已达到世界龙头的基础上,法尔胜并不满足于此,在刘礼华的带领下,公司大胆跨界转型,进军光通信领域。

  当时,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垄断了光纤生产的源头——光棒的生产工艺,最好的光纤自己用,差点的卖给东南亚,最差的卖给中国。

  刘礼华说:“当时和美国一个公司谈合作,我们提出从国家层面上引进,给他政策优惠,但是美国的高科技仍不拿到中国来,甚至说,中国的水,中国的空气,满足不了他们产品的需求。”

  不服输的刘礼华带领技术团队昼夜攻关,最终独立自主研发出了光棒生产工艺,彻底打破了美国所谓的技术神话。同时,也使得国内光纤的使用成本大大降低,为如今互联网普及乃至5G的铺开奠定了物质基础。

  刘礼华介绍:“当时我们研发光棒生产工艺的时候,国内的光纤价格是1180元左右,去年是78元左右,今年是30几元,中国的产量用量达到全球的70%。光纤是传播数据的最基础的通信材料,光纤的发展才使得现在的物联网、互联网、5G的快速铺开变成可能。”

  作为制造业大省,江苏的品牌非常多,但许多在业内口碑无二,大众却并不熟悉。在技术出身的刘礼华看来,这既是因为许多产品都处于中间环节,并不面向消费者终端,也与苏商务实、低调的企业家形象有关。

  他认为,做好一个品牌,关键还是要耐得住寂寞,要以做一家“百年老店”的心态去对待品牌,不要急于变现,归根结底,还是要掌握核心技术。

  相关链接:

  【新话苏商】陶玉梅:静下来,慢慢走

  【新话苏商】朱小坤:心无旁骛,专心致志做主业

  【新话苏商】朱晋林:敢做敢当,知恩图报

  (来源:江苏新闻广播/钱一鸣、江阴台;我苏网编辑/黄河清)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