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用一支画笔,勾勒出心中的大美兴化

2019年05月12日 14:30:30 | 来源:泰州晚报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坐船游荡在泰州兴化新设景点“1号水路”

  除了欣赏两岸无尽的自然风光外

  一座座桥梁、河闸因为绘上美丽的图画

  也成了一道道独特的风景

  为这些桥梁、河闸绘画的

  是一位30岁兴化小伙子解善彪

  他和他的团队经过40多天奋战

  给3座大桥、9座河闸、8座房子穿上“新衣”

  为新景添色

  手绘墙画

  成为“1号水路”亮点

  随着最后一面墙绘的完工,“1号水路”持续40多天的工程终于结束了。看着临水的一幢幢乡村小屋在他的精心描绘下,散发着满满的活力,为水路添景,解善彪的心里特别舒坦,40多天的疲惫随风而散。

  这40多天里,他和他的团队每天早上7点半开工,到晚上6点收工。在乡村野外的临水作业,出行很不方便,每天都要乘坐三四十分钟的挂浆船才能到地方,中午就吃随身带的干粮,难得到街上吃顿热乎饭。

  “在野外作业不比在城市街道,有很多不可预知的情况。”解善彪说,在临水的小屋作画,条件已经算好的了,毕竟还有固定的地方站。最艰苦的是在河面作画,人站在搭在船上的架子上,有行船经过,掀起波浪,船就晃动,时不时会听到队员们的尖叫声。还有一次,他悬在空中为大桥作画,操作吊机的工人发生失误,不是他眼疾手快化解危险,死神就降临了。

  3座大桥、9座河闸、8座临河房子所画内容也很讲究。接到任务的解善彪用了一个多星期来考虑墙绘内容。“既然是景观河道,那一定要展现兴化的著名景点和四季风景。”解善彪说,所以3座大桥的主要画面是水上森林、千垛菜花、徐马荒芦苇等。除此之外,兴化的人文历史、地方特色文化也是很重要的部分。“扬州八怪”之首的郑板桥是兴化人,他的诗书画,世称“三绝”。所以,9座河闸都是临摹的板桥先生的书画作品,有竹,有兰,有石,清新雅致。而临水小屋画的是垛田特色农民画,是历届获奖作品,让游客从画中感受到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垛田的魅力。

  河南支教

  他接触到了墙画艺术

  完成“1号水路”的创作后,解善彪和团队又马不停蹄赶往各个乡镇,为美丽乡村再添新风。谁曾想过,现在如此繁忙的他,刚毕业时连工作都难找。

  垛田是当地有名的出农民画画师的地方,也许是受地方水土的滋养,解善彪在初中时,对美术产生了兴趣,后来就一直学画,高考考入一家艺术学院,主修素描、水粉。3年的大学学习,练就了扎实的绘画基础。可他没想到,大学毕业择业时,处处碰壁,有一些公司录用,薪资也相当低。

  “因为就业受挫,心灰意冷之下我选择去河南支教。”解善彪说,他支教的学校是河南省汝州市纸坊小学,他将自己的所学教给孩子们,每天带着孩子们画画,让他们通过绘画了解外面的世界。

  巧的是,在解善彪支教期间,他的大学素描老师到郑州创办文化艺术中心,其中有创意墙绘。解善彪觉得很有意思,没事的时候,就喜欢到老师那玩。支教结束后,解善彪的老师就邀请他到艺术中心任画师。除了教美术课,解善彪还帮老师画墙画。

  解善彪说,老师带着公司的3名画工和他,一天画了100多平方米的墙壁画,每平方米的工钱是200多元,而且业务多得忙不过来。解善彪在老师公司干了一年多,不但掌握了墙艺彩绘技能,还挖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回乡创业

  慢慢打开墙绘市场

  墙绘在大城市已经成为街头时尚,墙绘师非常吃香,解善彪也想把这种时尚带到老家去。2013年,解善彪回到家乡兴化,租了一间门面办起了自己的墙绘工作室。

  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工作室开张后,解善彪跑了多家学校、企业,却没有跑到一单生意。

  是不是家乡就没有市场呢?解善彪在城区转悠,看到一些外墙上虽然有卡通画和动漫画,但绝大多数只是刷的涂料或贴的墙面砖。外墙没有彩绘的习惯,不服输的解善彪决定从室内装饰入手,引导植入彩绘艺术。

  家里亲戚家别墅装修,解善彪主动“表现”,在原本准备挂画的二楼楼梯的墙壁上彩绘了“藤蔓图”,亲戚和装修师傅看着清雅的绿茵茵藤蔓,惊叹不已,连声称绝。接着,解善彪又帮正装修的村民家的别墅免费彩绘了中堂和影视墙。

  不仅如此,解善彪还主动到兴化城区一家饭店揽活,承诺免费为饭店做室内墙艺。“就在我心灰意冷时,有一单生意让我重新振作起来。”解善彪说,兴化海南一家企业不知道从哪得知他的号码,请他帮忙在一面墙上画一幅画,他忙活了一天,赚到600块钱。“赚钱事小,主要是让我看到了墙绘事业的曙光。”由于前期的不懈努力,渐渐有生意找上门来。凭着吃苦耐劳精神和精湛画艺,解善彪在墙绘市场逐渐站稳了脚跟。目前,他承接了兴化近八成的墙绘业务,范围延伸至盐城、扬州等周边城市,给乡镇、酒店、景区等地提供墙绘服务,成为小有名气的“青年画师”。

  招徒授艺

  让墙画艺术发扬光大

  “与壁纸和乳胶漆相比,绘制墙画使用丙烯颜料,环保无毒,业主还可定制独一无二的设计图案,正好吻合市民们日趋追求健康、个性生活方式的需求。”靠着一瓶丙烯、一支画笔,7年的坚持,解善彪不仅打开了兴化墙艺彩绘市场,更是将墙艺彩绘艺术不断发扬光大。2018年10月,解善彪入选兴化市创业富民典型。

  随着业务增多,解善彪就开始招徒,已将80多名徒弟培育成了“墙艺师”。目前,除了留在公司当墙艺师的徒弟外,其余都各自从事墙艺立业。

  解善彪说,墙艺彩绘并不难,可以从零基础学起,一般4个月就基本能独立作业。

  在解善彪看来,墙绘并不仅仅是“在墙上作画”这么简单的事,还承载着城市“文化物流”的功能。如果条件允许,他特别想做一些旧楼壁画改造,或者在街边树洞上作画、在街头地面上画立体画、将墙绘元素融入公益广告等,让城市不只是冰冷的钢筋水泥。“接下来我还打算做一些公益活动,让更多的人参与、感受绘画的魅力,以文化人,传播正能量,用手中画笔‘绘’出兴化新模样。”

  除了墙绘外,土生土长的垛田人解善彪还喜欢上了垛田农民画,在去年兴化市举办的农民画大赛中,他的作品《编织希望》获得三等奖。2018年9月,解善彪成立了兴化垛上农民画创意有限公司,将墙艺彩绘艺术用到竹泓木船上,为画舫等旅游船彩绘各种图案。同时,他还将垛田农民画彩绘到各种陶瓷、手提袋、装饰盘、书签等物品上,成为一道别出心裁的工艺品,让农民画焕发出新的艺术生命。

  (来源:泰州晚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