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青年作家周荣池长篇作品入选2019年度中国作协重点扶持篇目

2019年05月09日 16:47:56 | 来源:扬州发布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2019年度中国作家协会重点作品扶持篇目公布,在青年创作与评论专项中,扬州作家周荣池的长篇小说《哪儿来的锣鼓声》入选。这位致力于“写出里下河土地的光荣”的作家,又通过自己的作品,在写作道路上迈出了坚实一步。

  作家周荣池

  故事主角70年的人生

  呈现农村建设新气象

  这部《哪儿来的锣鼓声》,故事发生在一个叫做“南角墩”的里下河村庄里。主角名叫赵长天,生于1949年,和新中国一起成长,赵长天的父亲赵侉子是划着“鸭漂子”流浪到里下河的鸭农,通过与当地人特别是村长的斗争落户定居于此。赵侉子遗传给赵长天的只有贫困、暴躁和大嗓门,凭着“穷且狠”的蛮横,赵长天倔强地生存下来,在经历了家庭的种种变故之后,村里人在逐步地改变着自己的命运,而他的贫苦就像是脱不掉的破棉袄一样又遗传给自己的儿子赵秋水。三代人的人生苦难遗传终于在赵秋水身上通过读书求学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回乡的赵秋水凭着自己的努力克服种种压力在新乡风建设上做出了自己的努力,让这个里下河的普通村落有了新人、新风和新气象。

  看上去,这只是一个人,或是一个家庭的生活变迁,其实真实记录了一个村庄的斗转星移,以及广袤的中国乡村,在70年间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80后的高邮作协主席

  建立虚拟而真实的标本

  周荣池生于1983年,中国作协会员,现任高邮市作家协会主席。著有长篇小说《李光荣当村官》《李光荣下乡记》《爱的断代史》等,其中《李光荣下乡记》获得过江苏省第十届“五个一工程奖”。此外,还有大量人物传记、短篇小说集、散文集、评论集等问世。

  阅读周荣池的作品,不难发现,他的很多作品,都是自己沉潜于乡村,从泥土里“抠”出来的文字。虽然作品的体裁不同,但是在题材上都着眼于里下河物事,这位“80后”作家在自己成长的土地上站出了属于自己的文学天地。周荣池扎根里下河广阔的水稻田,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土地深情的同时,也流露出对城镇化进程对乡村改变的忧虑与焦灼。作为一个写作者,他的忧虑不是消极的,他试图用自己的文本缓解着土地在变革中的疼痛,写出了独特的善意与温情。

  在这部长篇小说中,“南角墩”是一个里下河乡村的代表。在周荣池看来,每一个村庄都有秘密,每一个村庄都有独特的面孔和历史,村庄的存在维系了曾经的生活,埋藏在心灵史中,而且还在切实地影响着现代的生活。它们不应该被忘记,而应该大张旗鼓地被书写。这种书写不仅有文学作用,更有美学价值、社会学意义。某种意义上讲,他一直致力于用文字建立虚拟而又真实的村庄史标本。

  年轻作家的回望与回归

  写出里下河地区的光荣

  周荣池是“80后”青年,他生活的时代,也是“从苦到乐”变化的过程。据他回忆,那时候村里人对城市化感到由衷的兴奋,自己也曾经为能离开农村而努力和激动。当年考上大学的时候,一个村子的人都来祝贺他,终于可以不做“泥腿子”了。

  但是,后来周荣池才发觉,这句话不是赞美,而像是一次判决。他不再是农民,不再属于土地,然而这不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作为一个农民的孩子,他觉得失去了自己的根本。写作十多年,涉及许多题材和体裁,而越写越觉得自己在自觉地向土地回望与回归。

  周荣池坦言,出生在里下河是一种幸福,不管以后能在哪里,自己都还属于这里,而他的写作也将深耕于此,并在此生根。如果能把自己的村庄写好了,对一个写作者而言是一种幸事,也必然是大事。一直以来,他都想在里下河做好三件事,那就是诚挚地行走,虔诚地思考,认真地书写。里下河的故事太多太精彩,而且正在发生着巨变,如果能在巨变发生的时候做一个见证者,将写作从自己的私情走向公义,写出里下河土地的光荣,这也必将是他一生的光荣。

  (来源:扬州发布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