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同龄人孙泰陵:“全科医生”的事业,才刚刚开始

2019年05月09日 11:21:13 | 来源:常州晚报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人物档案

  1949年10月出生于杭州,1968年在武进孟河插队,后成为“赤脚医生”。1975年回城,进入华东电力修造厂担任医生、卫生所所长。2003年,筹建钟楼区社区卫生行业协会,建立了全省第一家、全国第二家社区卫生行业协会,2010年荣获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先进个人。现任中国非公医疗协会全科医疗分会副会长、钟楼区社区卫生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北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

  孙泰陵有一大堆荣誉证书,从市级先进到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先进,但他最看重的,是“中国医师协会全科医师分会第三届、第四届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第四届、第五届委员会委员”,这些年,他心心念念都是“全科医生”,“中国全科(家庭)医生的缺口非常大。”一说到这个话题,孙泰陵浑身是劲,连珠炮似地爆出“孙氏理论”……尽管今年已经70岁了,但他远远没有歇下来的意思。“‘全科医生’的事业,才刚刚开始。”

   “虽然条件艰苦,但插队的经历让我终身受益”

  孙泰陵1968年中学毕业后到武进孟河插队。几十年过去了,插队的日子,他记忆犹新,“那时候农忙‘双抢’,整天整夜在田里。夏天傍晚,一巴掌下去拍死几十只蚊子。”“插队的头几年,什么苦都吃过了。以后遇到任何困难,想想插队就不觉得苦了。”

在农村当赤脚医生时的孙泰陵(左1)背着医药箱,走门串户为农民服务。

  孙泰陵出生于医学世家,上两辈整个家族有十几个医生,他耳濡目染,懂得一些简单的医术。正是有这“一技之长”,插队第三年,他被推荐去当了生产队的“赤脚医生”。

  当时的医疗条件很差,清创、包扎、打针……什么事都是一个人干。他凭着一种朴素的感情,尽心尽力为村民治病,“孙医生”成了村里“最可爱的人”,“虽然条件艰苦,但插队的经历让我终身受益。”

   “凡事认真一点,用心一点,你就能成为一名好医生”

  1975年10月,孙泰陵回城,进入华东电力修造厂卫生所,成了一名厂医。为了提高专业水平,单位送孙泰陵到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进修学习,之后又到常州卫生学校脱产学习,最后,在安徽医科大学卫生管理学院毕业,“接受系统医学教育后,我才觉得自己是一名真正的医生了。”

在工厂当厂医的孙泰陵(穿白大褂者),为厂托儿所小朋友体检。

  “不为良相,即为良医”,这是医学世家的家训。回到工厂后,孙泰陵以他一贯的认真态度,潜心钻研医术,挽救了许多工人的生命。有一次,厂里一位五十多岁的工友告诉孙泰陵,自己前胸部压榨样疼痛、气短伴出冷汗十几分钟。孙泰陵立即给他做心电图检查,除了心跳有点快,没有其他明显异常。“虽然心电图没有发现什么,我还是判断这可能是心肌梗塞的早期症状。”那位工友一听,觉得小题大做了,不当回事。孙泰陵可不“买账”,软磨硬泡说动工友,还亲自把他“押”送到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到一院又做心电图,第一次做下来还是没啥问题。直到第二次才看出是早期心肌梗塞,立刻安排住院。”

  还有一次,厂里的陈师傅到卫生所体检,孙泰陵发现他的肺上有阴影,立刻送他去医院检查。很快,诊断结果出来,是肺癌,马上千方百计帮他联系上海医院,亲自送他到上海胸科医院进行手术。手术两年后,发现癌细胞脑转移,陈师傅突然神志不清,肢体偏瘫,家属准备放弃治疗,孙泰陵又自告奋勇,送他到上海华山医院手术,先后做了5次手术(1次开颅、4次伽马刀),效果较好。术后,陈师傅又活了10多年,成为上海华山医院治疗肺癌脑转移的典型病例,病人和家属非常感激。当时,去趟上海就医非常不容易,别的不说,为了找专家会诊和手术,就费了不少周折。

  孙泰陵说:“凡事认真一点,用心一点,你就能成为一名好医生。”

  “只要社区卫生服务发展需要,我都会不遗余力”

  孙泰陵长期担任当时的常州市厂矿企事业医疗管理委员会副会长。“常州一度有300多家厂矿企事业医疗机构,1600多名各级各类医务人员。”企业改制之后,一方面,大批厂矿医务人员分流、下岗、内退甚至失业。与此同时,基层医改启动,一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成,人才缺口很大。“厂矿企事业单位的医生,实际上就是全科医生。”孙泰陵利用自己在业内的影响,多方联系、协调、动员离岗的医务人员“重操旧业”,服务于各类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据不完全统计,在孙泰陵鼓动、召集下“重操旧业”的原厂矿医务人员有100多名。他们成为了我市基层医疗改革后的第一批社区医生。

  “我赶上了一个好时代。”孙泰陵说,“只要社区卫生服务发展需要,我都会不遗余力。”

  孙泰陵在行业内是个有名的热心人,先后帮助了十几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建设,目前,他还在帮助一家社区卫生服务站装修设计。2006年,浦南南村社区卫生服务站成立,从人才招聘培训、装修监理,到空调、药柜、床位、板凳,都是孙泰陵一手帮助置办。“在这之前,浦南南村开过两次社区门诊部,因为各种原因都失败了,老百姓很有意见。第三次开张,我想着无论如何不能再关门了,就全力帮了一把。后来服务站越办越好,居民就医很方便,我从内心感到高兴。”孙泰陵说。

  引进社会力量举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是国家推进基层医改的重要举措。退休后的孙泰陵担任北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开始了多元化发展社区卫生的探索、实践。“公益性质,多元化发展,预防为主,这3条是我打造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基本原则。”孙泰陵说。

   “同等努力,长乘宽是一样的,都有用武之地”

  这几年,孙泰陵每年都要去安徽、南京、西安、齐齐哈尔等地的医学院校,义务为全市的基层医疗机构招聘医学人才。“专科医生接触面窄,钻研相对深;全科医生虽然钻研浅一些,但路子宽,各个方面都接触。同等努力,长乘宽是一样的,都有用武之地。”这是孙泰陵到各医学院校招聘讲课时最打动同学的一句话,很多医学生受了他的感召,加入到了全科医生的队伍中来。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的优秀全科规培生尹永就是其中之一。

  山东医学院毕业生尹永,如今已是北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中坚力量。“大学毕业,同学们都选择进入大医院,认为这是一个铁饭碗。”尹永说,观念发生转变,是听了孙泰陵的一次讲座。

  “我到学校做讲座,都会表达这样的观点:‘全科医生的职业前景,不比专科医生差。’”多年来,孙泰陵想方设法,创造各种条件,引进人才、培养人才。北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包括下属3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先后共选送13名医学本科生参加脱产三年的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并不惜重金,选送7名年轻全科医生分别到英国等地访学培训,目前在职的中、轻年全科医生有21名,在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里是最多的。“有能力、有情怀、有温度,这才是一个合格的全科医生。”

孙泰陵在指导全科医生 朱臻 摄

  很多同行问孙泰陵:如果你辛苦培养的全科医生“跳槽”了怎么办?孙泰陵说:“如果走了,也是为常州培养了人才,我一样高兴;即使走了,也是应该的,说明我还没能用事业、待遇、情感留住他们,人往高处走嘛。”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