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省人大议会外交的补充和延伸,江苏省对外友好交流促进会(以下简称“省友促会”)于2013年9月成立。今天(4月29日)迎来了换届,当天,友促会第二届第一次理事大会召开。审议通过了各项工作报告,选举产生了江苏省友促会第二届理事会常务理事、会长、副会长、秘书长和监事。《江苏省对外友好交流促进会章程》正式出台。 章程提出,本团体执行《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依法进行会计核算,经费来源主要是捐赠、政府资助、在核准的业务范围内开展活动或服务的收入等,会员代表大会和理事会每届5年,延期换届最长不超过1年等。
记者了解到,省友促会从白手起家、按照“先搭起架子、边开展工作边逐步完善的原则”,不断拓展活动的领域范围。创办的“扬子江国际论坛”,坚持服务于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和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战略以及人大的“议会外交”工作,服务于省委、省人大、省政府贯彻落实“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紧密跟踪中美关系发展等国际政经形势的走势,突出前瞻性,拓展新领域。通过举办或与国内外机构、单位联办高端峰会、国际研讨会、报告会和座谈会以及开展专题研究等活动,不断提升友促会和扬子江国际论坛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比如2018年5月1日,中国和多米尼加共和国相互承认并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省友促会及时在多米尼加发展任用了商务代表,制定了贯彻落实省委省人大“一带一路”部署要求,开拓与多米尼加及周边加勒比海地区国家的经贸友好合作关系的行动计划。经过5年的努力,这一论坛已经成为“对话交流的国际平台”,也结交了一大批海内外各界高层人士和朋友,为下一步实现“战略决策的高端智库”这一目标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常务副主任陈震宁致辞。陈震宁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战略和外交思想。今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常委会栗战书委员长要求继续做好“人大外交”,加强立法机构间的交流合作,利用不同场合、采取多种形式,讲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增进国际社会对我国内外政策的了解和理解,服务国家总体外交大局。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对外交往的发展,人大“议会外交”的重要性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它不仅有利于全面推动我国深度融入国际社会,也为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和政治体制改革的稳步推进创造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对实现我国长期和平发展的目标发挥着独特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来源:江苏新闻广播/丁凤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