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4月23日,这个日子对于丹阳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949年4月22日夜11时,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入丹阳,4月23日丹阳全境解放。在这个特殊日子里,让我们一起来回顾那段战火纷飞的岁月......
渡江战役

1949年4月20日午夜,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冒着敌人炮火,以简陋的木帆船为主要的航渡工具,在西起江西湖口,东至江苏江阴的千里江面上,分三路强渡长江天堑,一举突破了国民党的长江防线,1949年4月23日,解放了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同时解放了镇江、丹阳、无锡等12个大小城市,渡江战役的胜利,为人民解放军继续南进,解放南方各省创造了有利条件。

1949年4月22日,解放军进入丹阳,4月23日丹阳全境解放,图为军民欢庆丹阳解放画作

1949年5月2日,丹阳县人民政府成立,顾维衡任丹阳县人民政府第一任县长

1949年5月2日,解放后第一届中共丹阳县委成立,康迪任解放后丹阳县第一任县委书记

解放后首批使用的丹阳县各区人民政府印模
烈士邓若波

邓若波,横塘七里桥村人。1938年参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4年任新四军一师三旅七团一营营长。他胆大心细,善于用兵,多次出色地完成任务,人们都称他为“年轻的老指挥员”。1949年4月21日,邓受命率领全团3000余名战士,在长江北岸作渡江登陆准备时,突遭英国军舰“紫石英”号的炮火袭击,邓若波及43名战士不幸中弹牺牲,邓若波牺牲时年仅33岁。
总前委在丹阳

1949年5月,陈毅、邓小平在丹阳指挥上海战役
1949年4月下旬,渡江战役胜利后,由邓小平、刘伯承、陈毅、粟裕、谭震林五人组成的总前委从南京到达丹阳,在这里组织和指挥了上海战役,并从思想上、组织上、物资上、事务上为接管上海进行了紧张准备,使上海这座亚洲最大的城市完整地回到人民手中,取得了军事上和政治上的双丰收。

总前委指挥部的5位成员合影
1949年5月6日——5月26日,邓小平、陈毅一直住在这里主持全局工作。新解放的丹阳,会聚了中共七届中央委员6人、候补委员2人;会聚了总前委、华东局、华东军区和上海局等领导机关及主要领导干部;会聚了党、政、军、财、文各界精英,总人数达3万多人。恢宏的历史画卷,为江苏革命史增添了史无前例的壮丽篇章。
先烈开道为后人,后人继业慰忠魂。
70年前的今天,丹阳全境解放,
如今,
炮火声早已远去,新时代已经来临,
让我们一起致敬英烈,
为丹阳美好明天继续奋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