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三四月份,苏州各地的特色乡村都会迎来大量的赏花游客。在赏花经济带动乡村发展的新实践中,苏州各地也因地制宜,结合自身特色走出乡村振兴的新路径。
这两天,在苏州望亭、昆山千灯等地,盛开的油菜花吸引了众多游客。望亭的北太湖文化旅游节,主打运河文化和太湖文化,让这座稻香小镇成了当地游客纷纷打卡的网红景点。而昆山千灯,通过举办油菜花节,从踏青赏花、亲子互动延伸到文化展示、农事体验、时尚运动、文化交流等深度领域,规模不断壮大,影响力和知名度持续提升,已成为千灯的一张亮丽名片,吸引了来自浙江、上海等地的游客。
游客高阳说:“特地从上海赶过来的,看看这边的油菜花。感觉这边景色确实比较美 ,空气比较好。”
3月29号在昆山千灯举行的“新乡土时代—长三角乡村振兴实践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学者也对各地的乡村振兴实践给出了新路径。专家认为,乡村的发展和振兴依然要立足于农业和土地,单一的通过举办节庆来带动发展容易因噎废食,不能千村一面,而是要融合当地文化、历史等多重因素,让乡村的发展更有内生动力。
徐州市马庄村原党委书记孟庆喜表示:“ 我认为乡村振兴,要因地制宜、一村一策。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村情 有的放矢地来进行发展。”
大连海事大学教授时建人认为:“长三角整个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这里的乡村振兴,我认为要植入文化主题、历史文脉。进行重新梳理使乡村振兴要有主题、有特点、有内涵、有灵魂、有精神。”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耿昊东 郭彧 编辑/韩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