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计在于春,眼下无疑是艺术展览的旺季。从惊蛰到春分,正是长三角春暖花开之际,江浙沪各地的美术馆、博物馆,处处有诗意也有春天,它们随着天气一起升温,为参观者全身心地拥抱大自然的鸟语春光和多元化的艺术之花,做好了准备。 ——傅平
澳门仁协书画作品展
展出的龚正中、黎胜培、林德昌、林志军、欧阳泽荣、欧耀南、伍瑞安、吴仕明、禤丽玲、谢贤丽、袁铭、郑枫林等12位画家的近90件作品,全面的展示了澳门作为中西文化交汇点的独特水墨风貌。此展也是继2016年“江海相连——江苏澳门书画作品展”、2017年“江海相连——常州西太湖美术馆澳门展”、2018年“江海相连——澳门城市大学特聘教授作品交流展”之后,苏澳两地的第4次“书画联谊”。
时间:3月22日-25日
地点:常州西太湖美术馆
朴拙大美——伊利鹿石岩画石人拓片展
展览共展出拓片60余幅,展览以鹿石、岩画、石人为主题,分“通天的柱石——沟通天地的鹿石”“灵魂的祭奠——守望草原的石人”“游牧的印记——镌刻年轮的岩画”三部分,旨在向观众展示草原文化瑰宝的独特魅力,呈现伊犁草原文化时期的社会生活面貌。
时间:至3月24日
地点:常州博物馆
铲释三城——宁镇扬三地考古成果展(南京站)
共展出来自宁、镇、扬三地近30个考古工地出土的200余件文物,包括石器、玉器、青铜器、铁器、漆木器、陶瓷器等不同类型,生动诠释了南京的钟灵毓秀、镇江的山水形胜、扬州的物华天宝。
时间:至3月28日
地点:南京市博物馆
百年守素——陈半丁书画作品展
展览从北京画院珍藏的陈半丁作品中精选出了近40件精品进行展出。展览共分为“嗜书画入骨”“铁肩担道义”“百年甘守素”三个板块,讲述了陈半丁一生书画艺术创作的轨迹。
时间:至3月31日
地点:苏州博物馆
丹青澄怀——陶心华藏画展
展览用一个展厅为期半年集中展示陶心华先生收藏、捐赠的书画精品54件(套),展品年代以明清为主,得流派纷呈、名家荟萃之兼,其中不乏精品佳作的首次面世。
时间:至7月21日
地点:无锡博物院
法老的国度——古埃及文明展
此次展出的180件文物,不仅仅只是博物馆陈列橱窗里与世隔绝的展品,而是已经成为了历史的背景,诉说神话故事的器物。
时间:至5月5日
地点:浙江省博物馆孤山馆区
出走与归来——潘玉良的绘画艺术
展览将展出潘玉良的多件绘画作品,包括静物画、风景画、女性人体与肖像画等,反映了由特殊的人生经历和时代特征共同影响的绘画风格,呈现她试图走出旧有的社会秩序、自己的性别与身份,以及最终回归到传统风格和秩序的艺术轨迹。
时间:至4月21日
地点:中国港口博物馆(宁波)
大漆之境——曹其镛夫妇捐赠清代漆器特展
曹其镛夫妇于2012年将收藏的160件(组)漆器无偿捐献给浙江省博物馆。舟山博物馆从中甄选了70件极具代表性的漆器,集中展示以清中期雕漆为主的漆器精品,展现中国古代漆器的时代特征与文化内涵。
时间:至3月31日
地点:舟山博物馆
重彩佛影——馆藏明清水陆道场画展
展览遴选馆藏水陆道场画60幅精品,它们历经四百余年,反映了古代民间绘画的高超技艺,在中国历史绘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时间:至3月22日
地点:嘉兴博物馆
桃花依旧——唐代诗人墓志拓本展
展览汇聚了西安碑林博物馆及国内十余家文博单位珍藏的的数十种唐代诗人墓志与相关展品,期以缅怀唐代诗人与诗歌的永恒与不朽,再现沐浴在大唐春风里的那一簇簇依旧夭夭灼灼的旧时桃花。
时间:至4月7日
地点:湖州市博物馆
墙外歌谣——纽约新锐插画师张文绮原作展
展览主题为“墙外歌谣”,展出张文绮最具有代表性的三个系列作品:园林系列、蔬菜小姐系列、马戏团系列,共约40余幅原作画稿。张文绮的作品从东西方文化中汲取营养,以其敏锐的艺术想象力,创造了其独有的奇幻浪漫、古灵精怪的作品风格。
时间:至4月9日
地点:鼎艺当代艺术空间(上海)
回眸——纪念上海解放70周年馆藏展
展览精选出20余件(组)作品和相关文献,呈现上海解放前、解放后各个时期社会生活及城市发展面貌。
时间:至7月28日
地点:上海龙美术馆浦东馆
时尚印迹——从毕加索到安迪·沃霍尔
10余位艺术大师,20世纪传奇跨界合作,95件稀有代表性面料及时装,野兽派、立体主义、解构主义、波普艺术,多重艺术视觉大赏。
时间:至5月5日
地点:上海艺仓美术馆
嘟嘟里的故事——观复文物秀
上海观复博物馆精心遴选了62件藏品,这里有永乐的龙纹胄、漱芳斋的夔纹洗、西周的青铜銮铃,有瓷器有青铜有紫檀,五花八门精彩纷呈。
时间:至9月16日
地点:上海观复博物馆
(来源:常州日报 编辑/郭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