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志愿服务走向专业化制度化常态化

2019年03月13日 09:46:26 | 来源:海门日报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连日来,嘉陵江社区组织了志愿者免费为居民修理小家电

  今年的3月5日是第56个“学雷锋日”,半个多世纪以来,“雷锋精神”引领了一代又一代人。据介绍,到目前为止,南通市已有注册志愿者近20万人,注册志愿组织508家,有12家组织在民政局进行了社会组织登记注册,全市志愿服务正走向专业化、制度化、常态化。

  志愿服务也有专业队伍

  在今年的全市学雷锋全民志愿服务月启动仪式上,28支文明实践专业志愿服务队隆重登场,让人眼前一亮。

  这28支队伍分别是365党建服务专业志愿服务队、红色理论传播专业志愿服务队、道德典型宣讲专业志愿服务队、社科普及专业志愿服务队、全民阅读联盟志愿服务队、金融服务专业志愿服务队、信用海门专业志愿服务队、消费维权专业志愿者服务队、劳动权益保护专业志愿服务队、关爱未成年人志愿服务队、家庭文明建设专业志愿服务队、“星心驿站”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志愿服务队、扶贫增收专业志愿服务队、扶残助残专业志愿服务队、居家养老专业志愿服务队、文化艺术专业志愿服务队、文明旅游专业志愿服务队、网络文明专业志愿服务队、全民健身专业志愿服务队、绿色卫士志愿服务队、垃圾分类宣传志愿服务队、文明交通专业志愿服务队、健康与医疗专业志愿服务队、矛盾调解专业志愿服务队、法律服务专业志愿服务队、应急管理专业志愿服务队、科普宣传专业志愿服务队、文明礼仪专业志愿服务队。这些队伍由来自各行各业的志愿者组成,提供更加专业的志愿服务。

  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还打造了理论宣讲、教育服务、文化服务、科技与科普服务、健康促进与体育服务平台,让各专业志愿服务队依托平台,发挥更大作用。

  用制度保障“持久发展”

  完善的制度是志愿服务持久高效发展的重要保障。南通市每年都出台志愿服务活动方案,建立健全以市文明委为领导,市志愿者服务总站为组织协调机构,各区镇部门、村(社区)志愿服务队为主要力量的工作网络,不断完善志愿服务招募注册、学习培训、时长记录、表彰奖励等机制。

  《海门市志愿者礼遇办法》明确时长积分兑换制度,兑换点设到了各村居,激励着优秀志愿者发挥带头作用。“江海志愿”平台的服务时长记录同道德银行积分兑换进行了挂钩,志愿者可以根据兑换细则兑换物品或服务。

  “学雷锋”融入日常生活

  从过去每逢三月“学雷锋”,到现在天天都是志愿者日,南通市的志愿服务与日常生活融合得越来越贴切自然。

  目前,南通市在全市社区、村推进“六有标准”的志愿服务工作站,并在城区人流量较大区域建设志愿服务亭,让志愿服务成为便民服务。南通市还将建设一批学雷锋志愿服务标准化站点,为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提供平台和相关支持,目前已对10个具有示范效应的志愿服务标准化站点进行授牌命名。

  在区镇,小而精的志愿服务阵地、细而全的志愿服务项目已成为群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前日,海门高新区启动了“奋进新时代·志愿惠万家”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园区向市老科协专家服务队、新日家电维修服务队等18个志愿者队伍授旗,这些队伍成为了解放西路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服务小队。光华社区、嘉陵江社区、向民路社区等也组建了自己的志愿服务队,得到居民一致好评。

(来源:海门日报 编辑:陈茜)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