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科院苏州医工所研究的3个黑木耳登上英国自然(Nature)出版集团旗下刊物《科学报告》。科学家发现,这些黑木耳品种都含有能代谢出抗肿瘤、抗衰老产物的基因,进一步研究或将明确黑木耳的药用、保健价值。
3月1日下午,记者走进中科院苏州医工所,解码黑木耳的抗癌因子。
“研究组对黑木耳研究了近4年时间,通过基因测序显示,黑木耳含有能代谢出抗肿瘤、抗衰老产物的基因。”参与此项研究的苏州医工所研究员高山博士告诉记者,他们成立了课题组,并联合英国牛津大学王珲研究员对吉林省蛟河市黄松甸镇国家级万亩黑木耳标准化种植示范区三个主要的黑木耳栽培品系——全筋、半筋和无筋进行了转录组测序分析,获得13937个独立非重复基因,其中有一部分基因代谢出的小分子产物已经被验证具有抗肿瘤、抗衰老的效果。
此外,研究者还发现了1124个基因库中未曾记录的新独立非重复基因。这些基因也可能与黑木耳抗氧化、抗衰老等独特功能的产生有关。
高山回忆说,2015年他从英国回国来到中科院苏州医工所就开始研究3种黑木耳,他们曾多次前往东北采集黑木耳样本,用冰袋保存,连夜带回苏州进行研究。来自蛟河市的全筋、半筋和无筋黑木耳,它们表面的褶皱明显不同,营养价值和口感也各有千秋,但对它们基因表达谱的差异以及抗癌、抗氧化等作用机制知之甚少。
研究涉及的3种黑木耳均拥有能产生抗肿瘤、抗衰老代谢产物的基因,那是否意味着所有黑木耳都具有抗癌基因?
“不同种类的黑木耳仍有显著差异,还需要研究论证。”高山表示,要挖掘黑木耳的药用价值,后续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比如,可以对不同品种黑木耳的有效药物成分生成、积累和代谢进行定量对比,以便进行良种选育,并做工业化生产加入某些药品中,对疾病进行有效治疗。
相关链接
高山,英国牛津大学医学肿瘤学博士,中国农工民主党党员,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苏州市“高校科研院所紧缺人才”计划获得者。中国农工民主党第十六届中央科技工作委员会委员(2018-2022),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理事(2015-2020),中国医院联盟学会分子诊断专业技术委员会委员(2017-2021)。科学通报编委和国家精准医学重点研发计划评审专家。
来源:看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