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职创业,扶贫助困,这位“龙虾大王”有点酷还有点暖

2019年02月26日 11:22:39 | 来源:现代快报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2019年2月22日,作为农民创业致富的典型,张太明获 "2018淮安年度经济人物 "。自小在渔村长大的他,如今已拥有超百家店铺,将金湖龙虾带到全国各地。

  而在他的家乡金湖,张太明被大家熟知,不仅仅因为事业成功,更多的是因为他热心公益事业。这个 "龙虾大王" 带领高邮湖畔许多低收入户通过水产养殖走上致富道路,还先后捐资300多万元助学助困。

  开车小伙辞职创业成 " 龙虾大王 "

  △张太明在挑选龙虾

  张太明是金湖太明渔村餐饮管理连锁有限公司的董事长,他出生在临近高邮湖的一个渔村。1987 年,初中毕业回家务农的张太明找到一份开水产冷冻车的工作。这份工作在当时来说,算是相当不错,稳定、收入也可以。一次偶然的机会,张太明发现了小龙虾的市场," 我发现南京人爱吃龙虾,而当时我们金湖人不怎么吃 ",头脑灵活的张太明从这里嗅到了商机,辞职开始创业,将金湖本地的小龙虾贩运到南京市场上售卖。

  2000 年,受到盱眙龙虾节的启发,33 岁的张太明不再满足于当龙虾小贩。他置办了一间不到 500 平米的房子,办起以烧制龙虾为主打特色的饭店。没几年又开起了渔村、生态园,之后,路越走越宽,由单一从事龙虾餐饮服务转向餐饮、养殖、销售、文化等多元化经营,实行 " 公司 + 合作社 + 加盟连锁 + 网店 + 基地 + 文化产业园 " 的新模式,成为远近闻名的 " 龙虾大王 "。

  为贫困合作社社员免费提供鱼蟹虾苗

  " 我小时候和父亲一起放鸭子,知道渔民的苦。" 说起渔民,张太明感情很深," 现在还愿意当渔民的,很多都已经上了年纪,日子更不好过,我要带领大家一起致富 "。

  " 要是没有他,我现在还是个穷光蛋呢 ……"2010 年,渔民万成山搞养殖业赔本,当时生活十分困窘。张太明知道此事后,主动让他加入了太明渔村水产专业合作社。水产专业合作社是张太明在 2008 年创办的,一方面为了保证鱼虾的数量与质量,另一方面也为帮助更多的渔民提供了契机。在水产合作社里,张太明先资助贫困的合作社社员资金承包土地,继而提供免费鱼蟹虾苗,再进行一系列的技术培训,最后保证收购。

  " 刚开始他给我提供免费的鱼虾苗,借钱给我承包土地,还找专业的技术人员教我怎么养殖,然后他以比市场价更高的价格回收我的龙虾,一年下来,我不仅还清了债款,还挣到了钱。" 现在,万成山每年养殖的纯利润达到了七八十万,生活水平大幅度提升。提到张太明,万成山十分感激," 他乐于助人,看你有困难就来帮助你,用土话来讲,就是让我们很信得过的人。"

  △张太明探望老人

  不成文规定 招聘面向就业困难群众

  太明渔村水产专业合作社最初的成员只有 17 个人,现在已经辐射到了 160 多人。很多人刚开始都是经济比较困难的,有的虽然自己也在家搞养殖,但是不擅经营,亏了钱。参加合作社以后,就跟着张太明养龙虾。目前,高邮湖临近几个村里的很多低收入户,通过水产养殖走上致富道路。

  除了龙虾养殖,张太明也在龙虾贸易、龙虾烹饪等产业链上的各个流程帮扶村民,带动大伙致富。同时也推动了金湖整体龙虾品牌的树立,据了解,因为品质得到市场认可,金湖龙虾的收购价格比别的地方,每斤要贵 5 至 10 元。

  " 面向金湖,面向家乡,面向贫困渔民农民家庭,面向下岗职工 ",是张太明招聘员工的一条不成文的规定。他在金湖拥有 3 家连锁店和 5 个养殖基地,先后帮助 1000 多名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其中 180 多人是来自家庭贫困的渔民农民和下岗困难职工。

  此外,张太明还在公司设立了 " 太明渔村爱心基金 ",用以资助公司员工。" 太明渔村爱心基金 " 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公司员工的捐赠,在张太明看来,这也是一种爱心的传递扩散。

  " 企业要做大做强,没有爱心不行 "

  对社会公益事业,张太明也很热心。无论生意多忙,他都挤出时间,定期到全县各镇敬老院走走看看。

  今年,是张泽荣老人来金湖县银涂镇农村五保供养服务中心(原唐港敬老院)的第 8 个年头,68 岁的老人提起张太明激动不已," 他给我们买保暖内衣、空调、食品,给我们敬老院起小凉亭,每年都给压岁钱给我们用,他把我这样无儿无女的人当长辈,亲人一样的。" 银涂镇农村五保供养服务中心的负责人招以琴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张太明一年至少来这里 4 次,看到老人们缺什么就资助什么。

  △张太明与资助的孩子聊天

  张太明每年平均还要资助 6 到 7 个孩子。在金湖县实验中学念初一的学生媛媛(化名)就是其中之一。媛媛是留守儿童,小时候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大约 3 岁的时候,家人发现孩子的腿有点残疾,爷爷奶奶便带孩子去办残疾证," 我们家条件也不是太好,这件事被他(张太明)知道了,就非常关心。" 媛媛的妈妈杨贵英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后来媛媛的学费都是由张太明负责,每年会资助 6000 元到 1 万元左右,还承诺会一直资助到孩子学业结束。

  据了解,20 年来张太明资助孤寡老人、贫困家庭和公益事业的资金超过 300 万元。在张太明看来,献爱心和帮扶活动,是一件常态化的事情," 一个企业要做大、做强、做好,如果没有爱心是不行的。"

  (来源:现代快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