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隐隐于市,真正的高手就在我们身边。家住扬州市集贤三村的居民尤子玉能文能武,不仅精通留青竹刻,还是西凉三拳的传承人,高超的技艺也令他成为街坊口口相传的“角儿”。
■“老工程师”竹雕技艺精湛
家父系“陈门三杰”之一
25日上午,记者来到了尤子玉家中,今年已经75岁的尤子玉刚从户外晨练归来,准备磨墨练习书法。值得一提的是,相比同龄人,尤子玉神采飞扬,言谈举止中气十足,一点也不像年过古稀的老人。
谈及尤子玉的兴趣爱好,就不得不提民间传统工艺——留青竹刻。尤子玉一边展示竹刻成品,一边向记者介绍,他所精通的留青竹刻属于家传技艺,师承家父尤紫轩,“家里姊妹8个,我是老小,受到家父宠爱,年幼时一直跟着家父学习竹刻工艺,最终在20多岁能够独当一面。”
尤子玉笑着说,民国时期,他的父亲尤紫轩与黄汉侯、何其愚三人拜入扬州书画雕刻大师陈康侯门下,之后被时人誉为“陈门三杰”。“竹刻需要拥有书画和雕刻的功底,从设计、书画到雕刻,需要一气呵成,丝丝入扣,容不得一点失误。”尤子玉介绍,竹刻的基本手法有六种,划、切、刮、削、铲和平,由于是独门技法,用于竹刻的小刀均是“量身定制”,而所用的竹子均是他赶赴安徽深山自采,必须是4-5年的老竹(结构紧密、不易开裂),并且均在冬季采摘(糖分少)。
“莫放春秋佳日过,最难风雨故人来。”尤子玉最得意的一件作品是一幅配诗山水画,是他曾经为了参加香港比赛,专门花一个多月时间精雕细刻出来的作品,不仅栩栩如生,还具有纪念价值。“竹刻作品就是需要人们把玩,随着时间的积淀,竹刻作品成色会越来越深。”
尤子玉原先从事哪个行业呢?据了解,尤子玉在退休前曾在安徽水电部旗下的一家企业工作,后被扬州以人才引进,身为工程师的他,学的是发配电专业,1994年,还曾帮助珠海市建成了一座火力发电厂。
■从小身体弱
拜入“武术世家”勤练西凉三拳
尤子玉的另一个兴趣爱好就是练武,每天清晨,他都会到虹桥坊广场向大家展示西凉三拳的独有魅力。
“我从小身体就不好,家父当时又广交好友,在我8岁时就被送去学拳了。”尤子玉介绍,1960年,扬州武术协会成立,他便进入了武术培训班,很快,他与其他10名学生一起拜入“武术世家”田永庚(当代武术家、扬州近现代武术的奠基人)门下,正式开始学习西凉三拳。
尤子玉一边回忆往事,一边打出一套西凉拳法,身如晃烛,动作迅猛有力,看似蝴蝶展翅。
“西凉拳又叫蝴蝶鸳鸯式,石头拳又叫七星梅花式,夜战八方又叫青毛狮,三套拳法组合成西凉三拳。”虽然西凉三拳套路多,但尤子玉通过每天的练习,已经全部记在了心里,并且做到了融会贯通,将拳法改变成了养生之道。
“我现在75岁了,还能蹦能跳,主要是锻炼有章法、心态好和贵在坚持。”尤子玉表示,习武并非用来争强好胜,更多的应是强身健体,彰显正义之气。
(来源:扬州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