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市民无偿捐赠3件红色文物 新四军纪念馆新增刘少奇曾用过的床、书桌和连柜

2019年02月21日 06:10:22 | 来源:盐阜大众报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红色文物中式床。

  2月20日上午,盐城亭湖区长坝村村民王洪林无偿将家中年代已久的中式床、书桌和连柜等3件红色文物,无偿捐赠给新四军纪念馆。这些红色文物均为刘少奇当年所使用过。

  家中旧物为红色文物

  “这些家具是我母亲的嫁妆,也是我们家的传家宝。母亲将它们分成四份,传给我们兄弟姐妹四人,她一直念叨着说这是刘少奇使用过的东西。”2月20日上午,现年65岁的王洪林抚摸着有着悠久历史的中式床告诉记者。

  王洪林的母亲黄美龙今年92岁,虽然思维迟缓,但身体依旧康健。在黄美龙年轻的时候,时常会给孩子讲起这些家具的历史。

  一张古色古香的中式床,保存得相当完好,连床下的脚踏板都十分完整;一张简易书桌,有着四个抽屉,桌面略有些破损;还有一个普通矮柜,以前被称之为连柜。“这些家具都是用柏木做的,质量非常好。床和书桌是母亲给我结婚用的。”王洪林说。

  黄美龙生育了四个儿女,便把自己的嫁妆平均分给4个儿女。其中,把一个箱子作为嫁妆送给了大女儿,因多次搬迁已经遗失。而剩下的家具被儿女保存较好,多次搬迁后又回到了黄美龙那里。


红色文物书桌和连柜。

  祖辈为新四军送鸡蛋感动到哭

  每一件红色文物背后,都有着一段令人难以忘怀的历史故事。“家具的故事和我外婆有关。”王洪林说,王洪林的表弟黄玉明更是经常听自己的父亲提及此事。

  1941年1月25日,重建的新四军军部在盐城成立,陈毅为代军长、刘少奇为政治委员。刘少奇住在当时盐城县城郊西南6华里的永仓乡仓头村的开明人士李士琢家中。

  “当年,永仓乡的民运队长陈映,就住在我外婆家,也就是仓头庄农民黄凤恺家。”王洪林说。陈映看见黄凤恺的妻子王志云,是个40多岁勤劳善良能干的农村妇女,便培养她做积极分子,同时还认王志云为干娘,有时会带着王志云一起向刘少奇汇报工作。

  王志云家养了两只黄母鸡,生的蛋家里舍不得吃,聚起来卖钱买油、盐、火柴等生活用品。她看到刘少奇白天经常走访群众,夜晚在煤油灯下批阅文件写文章,身体瘦弱,还时常咳嗽,便把聚好的30只鸡蛋放在篮子里,趁着汇报工作的机会送给刘少奇补身体,没想到被婉拒。经过一番推让,最后实在没办法,刘少奇收下鸡蛋,但掏出两张江淮票子(根据地银行发行的)交给王志云。“我父亲说,当时奶奶望着手里的票子,心情十分激动,不由自主地就哭起来了。”黄玉明说。

  无偿捐赠让后人铭记历史

  在王洪林年幼的时候,经常听母亲讲如何躲避敌人残害的故事。“有一次她扛着两条棉被,子弹从头上呼啸而过,逃过一命。”

  解放初期,仓头村的开明人士李士琢家中开始变卖家产。“我母亲黄美龙正准备出嫁。但因为父亲家实在太穷,家中一点家具也没有,外婆便想办法去购买。”王洪林说,知道李士琢家中变卖家产,王志云一下子就相中了这套家具,“因为当时她去汇报工作时,看见过刘少奇就住在该房中。”

  那时候没钱,王志云便用13斛稻谷从李家人手中买下了一张床、一张办公桌、一个连柜、一个箱柜和一个马桶,给黄美龙作为嫁妆。

  如今王洪林家正准备拆迁,“这些老式家具已经不起折腾。它们有着悠久的历史,我们想把它们无偿捐赠给新四军纪念馆,让后人永远铭记那个动荡不安,战火纷飞的时期,我们今天的一切是多么的来之不易,现在的生活是完完全全建立在前人的苦与泪、血与肉之上。一定要好好珍惜现在的生活!”

  “这些红色文物镌刻着革命老战士们在我们这边生活过的足迹,带着战火硝烟的传奇,无声地诠释过往故事。通过这些文物,让我们可以回望那个特殊的年代。”新四军纪念馆工作人员潘麟之边说,边帮王洪林办理交接手续。

  来源:盐阜大众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