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慢性病患者或失能病人而言,如果能在家里轻点手机,预约正规医院的护士上门服务是最方便不过的了。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下发了通知,在北京、天津、上海、江苏等6地试点“互联网+护理服务”。记者了解到,江苏正在研究制定方案,一些地区已经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手机点一点 护士来上门 】
下午一点,省人民医院普外结直肠病区护士姚翠拎着药箱,准时来到南京一位术后病人的家中。今年57岁的孙睦,就是姚护士这次网约服务的对象。去年,患直肠癌的她在省人民医院做了手术,术后在腹部造口。创口需要专业护理,否则会经常感染。检查、清洗、更换,不一会工夫,姚翠就完成了创口的护理。


姚翠说,患者可以随时跟她联系,自己只要是在空余时间,都可以去患者家里。孙睦告诉记者,如果每次要去医院护理创口,这是很麻烦的事情;有了这个平台之后,给大家带来很多的方便。
姚护士说,她们专门有个“居家造口护理”微信APP,里面病人约300个,基本上都是从省人民医出院后需要后续护理的病人。目前,省人民医院在血透、脑卒中等病区开展了网约护士上门服务试点,收费标准包含了护理服务费、交通费等,每次在300元左右。


江苏省人民医院护理部主任顾则娟说,病人可以自己在系统上预约在自己需要的服务,医院就会派出相应的医护人员。
【社区卫生服务站也有“上门护士”】
此外,不少以社区为单位的卫生服务站,也在尝试推出上门服务。苏州市民王阿姨中风,老伴则因为做了心脏搭桥手术,两人的行动都不太方便。王阿姨感觉有些不适,便和社区卫生服务站取得了联系。

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工作人员检查下来,王阿姨的血压偏高,需要去医院作进一步的检查。
【患者叫好问题不少 需要细则来规范】
上门护理确实有着现实需求,不过政策在落地过程中也需要解决不少问题。首先是收费多少问题,目前市场上对于网约护士上门服务的费用并没有统一的定价体系。

南京胸科医院心血管外科主任医师唐进认为,提供上门服务,如果定价不能达到成本或者是盈利,估计是每人愿意干的。所以,在试点过程中,要摸索出合理的定价机制。
其次,如何保证网约护士的服务质量,否则后果难以承担。此外,如何保证上门护士人身安全也是个大问题。这些问题都需要进一步出台实施细则。
(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王敏 李栋 高涵 苏州台 编辑/胡超)
(本条新闻版权归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