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人脸识别” 苏州市救助站帮助百名滞留人员回家

2019年01月28日 19:05:13 | 来源:看苏州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近年来,苏州市救助管理站通过引入“人脸识别”技术,进一步提高寻亲成功率,帮助流浪人员尽早与家人团聚。 

  说不清自己身份,也无法提供家人联系方式及家庭住址,上午,一名82岁的流浪老太被送到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拍下老人照片后,将她的信息输入到民政部门的寻亲平台。

  苏州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罗顺告诉记者,进行人脸识别后,一旦和公安网上的信息匹配,系统就会给予反馈,工作人员获取老人家人的联系方式后,就可以直接进行联络。

  为提升对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的实效性,苏州民政部门会同公安部门建立了“人脸识别技术寻亲机制”,运用公安系统人像大数据库进行身份甄别,提高了寻亲效率。

  苏州市救助管理站副站长惠志华表示,三年来,管理站为以往一些滞留人员重新进行了人脸识别,先后为100多名滞留人员查出户籍信息,帮助他们返回家乡。

  春节临近,近阶段市救助管理站每天要接待15到20名救助对象。来自云南的小念还未满18岁,求职未果无法回家过年。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小念下午就将踏上回家的路,对于在苏州获得的帮助,她也连声称谢。

  惠志华还表示,救助管理站的工作人员还加班加点,尽早到售票窗口排队买票,帮助直流人员尽早回家,与家人团聚。

      (来源:看苏州 编辑:陈茜)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