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开始过年啦!

2019年01月14日 16:08:21 | 来源:苏州发布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一碗甜糯的腊八粥下肚

  苏州人就要过年哉!

  老话说:“过了腊八就是年!”

  

  离过年已经进入倒计时了!

  这些事,是不是你每天坚持上班的动力?↓↓ 

  一大笔年终奖!

  过年7天长假!

  长辈的红包!

  妈妈做的肉圆

  爸爸做的蛋饺!

  ……

  当然,在苏州过年除了这些个人的常规期待

  还有更多的城市年味等你去发掘

1

  苏州城门贴春联

  去年年前,一夜之间

  苏城的八大城门都挂上了喜庆的颜色

  /阊门/

  /娄门/

  /盘门/

  环古城步道走一圈

  和每副春联打个照面

  并在朋友圈晒一晒

  成了很多苏州人过年新方式

  这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苏州年味”

  今年还将继续延续!

  预计在1月29-30日装扮到位

  收到的最新消息

  今年阊门城墙的春联内容已经出炉

  “千古功臣在,揽史上烟云,灯火映红千载梦;

  一门旭日升,醉江南景色,莺声啼绿一城春”


言恭达为苏州胥门书写的2019年度春联

  这幅苏州胥门对联气势磅礴、内涵丰富,紧扣伍子胥与苏州城的关系,由吴继强先生撰写,著名文化大家言恭达先生书写的2019楹联。 

2

  大红灯笼高高挂

  另外,从相关部门了解到

  红色的路灯装饰也将于月底到位

  看看这喜庆的气氛,年味扑面而来

各大主干道上,大红灯笼将格外亮眼!

摄影:Schumi.米克尔  

3

  苏州人的过年习俗可不能忘

  生活需要仪式感

  这些苏州人过年的习俗

  你也按照清单,一一打卡吧!

  腊月二十起——打扫卫生、买年货

  打扫卫生:

  腊月二十之后,家家户户都要洒扫庭户,俗称“掸埃尘”。在小鱼的幼时记忆里,这可算是过年一件大事。新的一年到来前,家里大人努力打扫,不仅让家里干净整洁,也寄托了除去“霉运”,迎来好运的美好向往!

  买年货:

  年关临近,苏州人会到市场去,购买各类烟酒糖果,熟食蔬菜等,这称为买年货。在还没有大型超市的时代,很多地方除夕至初五不开业,精明的老苏州都会在年前买齐。

  腊月二十三、四——送灶上天

  腊月二十三,传说灶王爷在这一天上天庭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家家户户会送灶,大家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团子等,有上天言好事,下地保平安之意。

  除夕之前——送年盘

  除夕之前,苏州有送年盘的习俗,据苏州文士顾禄记载,里巷门墙之间,百姓互以猪蹄、青鱼、果品等馈贻,称为馈岁盘,俗呼为送年盘。

  如今这个习俗很多人已经忘却,或是和年初一走亲访友归为一类。在除夕前,准备一盘果品及肉类菜肴赠与好友,不仅可以加深彼此间的友谊,还能让年过得更有仪式感。

  腊月二十九——小年夜

  苏州人把除夕的前一天,也就是腊月二十九叫做“小年夜”。苏州人结婚之后,男方往往要在“小年夜”去女方父母家中,以表一年来对妻子的疼爱和对丈人家的关怀。

  除夕——接灶、年夜饭、压岁钱、守岁、烧头香

  接灶:

  跟北方不同,北方有年初四接灶的风俗,但是苏州风俗,接灶却是在除夕之夜,安灶神马于灶陉之龛,并祭以酒果糕饵,比送灶要简单上许多。

  年夜饭:

  除夕晚上,要举行家宴,称为“合家欢”,鸡鸭鱼肉,无不毕陈。蔬菜必有青菜,叫“长庚菜”;黄豆芽,叫“如意菜”。这一餐中,鱼都不动筷,取“年年有余”之意,置福桔、荔枝一盆称为天赐洪福、吉利。

  压岁钱:

  这一晚,长辈以红纸包好钱币给孩童,称为“压岁钱”。按照老规矩,“压岁钱”到手后是不能马上打开的,要不然怎么叫“压岁钱”呢!

  守岁:

  大人围坐畅谈,小孩玩耍嬉笑,称为“守岁”。

  烧头香:

  苏州有烧头香的习俗,原指寺庙新年的“头炉香”,大年三十约11点至年初一1点之间,在这个时间段烧的第一支或是最后一支均可以算是“头香”。

  年初一:吃年糕小圆子

  吃年糕小圆子:

  年初一这天,垃圾不清理、水不外泼、讲吉利话、不吃粥、泡饭,而是吃小圆子,年糕。这一天大家都会尽量避免干活,因为旧时有做一天劳碌一年的说法。

  一年又一年

  年近,春回

  我们之所以期待过年

  不仅仅是家庭的团聚

  也是一切万象更新

  身心的一场放松

  期盼着心向暖,人欢喜,事无忧

  从今天开始

  苏州人,准备过年吧!

  (来源:苏州发布 编辑/钱薇)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