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最后一天,人生最后一个愿望 72岁“渐冻症”老人去世后完成遗体捐

2018年12月31日 20:21:42 | 来源:扬子晚报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12月31日,是2018年的最后一天,也是涟水县一名退休老党员人生中完成最后一个愿望的一天,这天他的亲朋含泪完成了他的遗愿。自从被确诊为罕见的“渐冻症”后,涟水县交通系统退休职工徐士杰就有一个愿望:死后将自己的遗体捐献出去,用于医学研究。在与“渐冻症”病魔抗争一年半后,30日早晨,72岁的徐士杰老人安详地离开人世,31日上午,根据他生前遗愿,他的遗体被捐献给南京医科大学用于医学研究。

图片

亲朋及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在与徐士杰老人作遗体告别。

图片

徐士杰老人遗体被捐献给南京医科大学作医学研究。朱鼎兆  摄

  一年中最后一天,他完成人生中最后一个愿望  

  31日早上,在涟水湖滨小区内,徐士杰老人的家人和生前好友150余人,前来送老人最后一程。整个过程严肃而简单。告别仪式后,老人的儿女和涟水县红十字会、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的工作人员进行了遗体交接手续,随后老人的遗体被送往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进行相关医学研究。  

  据徐士杰老人儿子徐小东介绍,他的父亲今年72岁,是涟水县交通系统退休职工,有着50多年的党龄,去年下半年被确诊为“渐冻症”,面对病魔,徐老乐观开朗,并决定身后将自己遗体捐献用于医学研究。  

  在最后住院期间,他得知该病在世界上也是没有治愈的病例时,他第一时间想到了遗体捐献,并将这一想法告知了医生及家人。据徐小东介绍,老父亲生前曾告诉过他,他想通过这个自己“渐冻症”病例的身体,让医学部门再来研究,“渐冻症”病原在哪里?根源在哪里?怎么能够治疗?如果通过对他遗体的研究能够找出治疗运动神经元的办法,那么,这也是对他生命的一种延续。在老父亲的耐心说服下,家属及子女也逐渐接受了老人的想法。今年3月24日,徐士杰老人直接参与,由涟水县红十字会完成了淮安市红十字会志愿捐献遗体的申请登记工作。  

  生前创作《我的捐体诗》,唯一遗愿是捐献遗体  

  “初心不忘报国志,入党宣誓许诺言。五十余载风雨路,甘为子牛耘家园。”“绝病运动神经元,世间医疗大难题,白衣大夫无良策,捐体医科找根源,但愿他人体康健,一颗爱心润心田”。今年五月份,在完成遗体捐献登记手续后,徐士杰老人相继创作了六篇《我的捐体诗》,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抗争病魔,字里行间彰显他捐献遗体的决心和大爱。  

  “其实,按照地方老习俗,父亲这样静悄悄地走了,连遗体都没有,作为子女,从情感上讲还真的有点过不去。”徐小东告诉记者,不过这是父亲的遗愿,后人绝对要遵循。父亲在世的时候,对大操大办丧事很反感,他经常说,这是劳民伤财累活人,他是一名宣过誓,许过诺言的党员,死后不占一寸地。徐小东说,如今父亲用实际行动传播文明新风,以后的清明节,他们只能在淮安市遗体捐献纪念碑前参加集体悼念。  

  “我们接到徐老愿意捐献自己遗体的电话后,多次上门与徐老沟通交流,顺利完成了登记工作,根据老人的意愿,我们第一时间与市红十字会取得联系,并积极的为徐老联系南医大作为遗体的接受点。”涟水县红十字会秘书长张雪林告诉记者,为缅怀捐献遗体的志愿者,淮安市红十字会在淮安市区清凉园建立了捐献者纪念园,供社会各界人士缅怀瞻仰,她呼吁全社会更多的人关心关爱患有渐冻症的弱势群体,并对徐老捐献遗体给医疗机构的壮举致以崇高的敬意。据其介绍,目前淮安市已有89人办理了遗体、器官组织捐献登记手续,实现遗体捐献6例,器官捐献30例,有效延续了多名重症患者的生命,为促进医学科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来源:扬子晚报网 编辑/钱薇)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