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话江南 | 中山大学教授黄仕忠:《香囊记》打开晚明文人传奇时代第一道缝隙

2018年12月04日 17:25:48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香囊记》是中国明代中叶一部有着重要影响的戏曲,是《伍伦全备记》之后,标志着南戏中兴的代表性作品。在首届江南文脉论坛戏曲与江南文脉分论坛上,中山大学教授黄仕忠就《香囊记》的作者、创作及其在戏曲史的影响上向大家分享了自己的观点。

  黄仕忠,是中山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所元明清文学研究室主任现任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中文系古典文献学、资讯管理学院图书馆学专业博士生导师。他所研究的代表作品有:《琵琶记研究》,《全元戏曲》、《风月锦囊笺校》等。

  《香囊记》在卷首《副末开场》中自叙了创作意图,号称因续取《五伦新传》,标记《紫香囊》。丘濬所著的《伍伦全备记》是用民间戏曲的写作手法加上伦理的内容来教化大众,而《香囊记》的作者邵璨则是从自身的喜好出发,用写时文的方式来撰剧,于是开启了文词派一脉,引起文人士大夫对传奇创作的更多关注,进而改变了明代南戏传奇的走向。

  黄仕忠认为, 丘濬的所为,打开了明代文人士大夫主动利用戏曲教化功能之门,邵璨的作为,则开启了传奇成为文人所喜好的‘新文体’之门。

  黄仕忠在论坛上提到更为值得注意的是,《香囊记》同时代留下名字和作品的南曲作家,如徐霖、姚茂良(懋良)、沈龄(沈采)、沈受先(寿卿)、王济等,他们与邵璨处于同一地域,而且相互有所交集。正是这一批同时代戏曲作家的共同努力,改变了戏曲史的进程。这批作家年岁相差不过十年上下,且所交往的是同一个文人圈子。他们的文学创作,必然会发生相互之间的影响。在黄仕忠看来,这批作家先后介入南戏传奇创作,掀开了文人全面投入南曲传奇创作的新篇章,为从民间南戏转向隆万时期文人传奇,作出了先期的铺垫;同时也是促使海盐腔、昆山腔兴盛发展的推动力量。

  纵观正德及嘉靖前、中期这一段戏曲史,《香囊记》上继《伍伦全备记》,用戏曲宣传伦常道德,掀起用文人写作方式创作南戏的第一个潮头。这成为明代中叶戏曲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它为通向以文人创作为表征的传奇时代,打开了第一道缝隙,堪称代表晚明文人传奇时代即将来临的第一道曙光。
       
荔枝新闻(记者/奚欣晨 摄影/黄磊)
  更多精彩报道请点击专题>>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