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苏州观前街,7家“鹿角巷”奶茶,都是假的?

2018年11月15日 11:18:56 | 来源:姑苏晚报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天冷了

有个问题,想问下你们

来杯奶茶焐焐手

然后

吨吨吨吨吨吨吨

(我不会告诉你们我这个礼拜喝了3杯)

大约是从今年开始的

一家叫“鹿角巷”的奶茶店火了

小编朋友给我从上海带了一杯

然后有人告诉我

仅在苏州观前

就有不少于七家“鹿角巷”??

  1观前闹市开了七家“鹿角巷”

在观前闹市

通过大众点评和百度地图

搜索“鹿角巷”奶茶店

跳出来的结果一连串

在富仁坊巷、太监弄、观巷

碧凤坊、西脚门、宫巷等地

记者一共找到了七家

其中仅一条不长的碧凤坊就有两家

  乍一看,这七家“鹿角巷”的店招大致相同,元素主要有:

  中文字“鹿角巷”、英文“THE ALLEY”、广告语“It’s time for Tea”以及以一个鹿头为主体的lo-go。

细看

这七家“鹿角巷”的店招又各不相同

要么颜色有差异

要么几项元素组合的位置有区别

有的英文字在中文字左侧

有的在右侧

还有个别的,索性省略了鹿头

这七家“鹿角巷”店招的不同 

不是普通消费者能一眼看出来

更何况他们的菜单、奶茶包装

以及售价基本一致

  2都说自己是真的,奶茶口感差很多

  日前,一个名为“The Alley鹿角巷”的微博公布了一份名单,称不在名单中的“鹿角巷”均与其无关,并提醒消费者谨慎购买。

记者注意到

名单中列出的苏州的“鹿角巷”

仅有两家

一家在高新区,一家在工业园区

  该“鹿角巷”的高新区门店位于一处大型商业广场内。该店店员称,他们才是“鹿角巷”正牌店,目前在苏州只有两家,且门店均为直营店,暂不接受加盟。除了这两家,其他“鹿角巷”均与他们没有关系。

  既然无关,为什么有这么多奶茶店也叫‘鹿角巷’?

对于记者的这个问题

该店店员称

那是他们到内地发展时

没有及时注册,让别人钻了空子

在观前闹市的一家奶茶店

记者提出同样的问题

店员给出的答案也是如此

店员说

他们是香港的品牌

因没有及时在内地注册

导致很多地方抢注了“鹿角巷”

不过他坚称

他们才是苏州第一家“鹿角巷”

  记者在这两家“鹿角巷”各购买了一杯“白桃乌龙”奶茶,价格均为17元。对比发现,不但杯子不一样,口感上的差别也很大。

  律师提醒:成也跟风败也跟风

  一家店生意红火,成了网红,很快就会有跟风者。“×分甜”奶茶卖得好,于是就有了“×分茶”“;AB泰茶”名气响了,于是街上又出现了“BA泰茶”。网红店圈内,跟风现象真不少。这么多各不相同的“鹿角巷”,有“原创”的,肯定也有跟风的。

  跟风网红店,为的是一荣俱荣,短期内确实能借人气吸引到客源;不过,同样也可能一损俱损,因为一家店成了网红,未必就是过得硬的“金字招牌”。前不久,苏城的执法部门在检查中就发现不少网红店存在卫生不过关等问题。一批网红店因此被关停。跟风借名的其他门店也可能被殃及。

苏州市消保委委员

江苏正盛律师事务所律师

刘军:

成也跟风,败也跟风

  冒用他人的店名,从某种意义上说,自己做的所有努力,都是在为他人的品牌“贴金”。一旦想做大做强了,后悔已迟;更何况,冒用他人店名,随时有被追究侵权责任、要求赔偿的风险。因此,作为经营者,若要长期发展,应着力于建立自己的品牌,并在产品品质和服务上下功夫。

  刘军还提醒,大多数网红店经营者一开始是小本经营,对品牌保护没有足够重视,对商标法律风险和知识产权保护也毫无预估,甚至认为商标保护是一件既费钱又无意义的事。有些商家在经营多年后,才忽然发现自己使用的商标是他人注册过的,不得不面临从商标持有者处花高价买回商标权,或是无奈更名。因此,经营者要重视商标注册,如果涉及到包装、配方、技术改良、软件研发,还可以申请外观设计专利及登记著作权。做好第一手的前期注册保护,把风险预防到未来。而后期要实时监控近似商标申请注册情况,可以尝试在商标公告期,打击违法侵权行为,以压缩“山寨店”蹭热点的侵权空间。

  (来源:姑苏晚报,编辑/程梦青)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