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半个世纪的淮安都浓缩在这里,变化大到不敢想象!

2018年11月06日 10:22:09 | 来源:无线淮安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改革开放40年,给淮安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淮阴区有一位喜欢摄影的老人,他用手中的相机“留”住了淮安近半个世纪的春夏秋冬,他的名字叫张其礼。

  今年75岁的张其礼,看起来红光满面、精神矍铄,说到摄影更是滔滔不绝。张其礼退休前是乡镇一所小学的校长,因家中亲戚经营照相馆,慢慢便对摄影产生了兴趣。自打那时起,除了工作,张其礼去哪都带上相机,孩子嬉戏玩闹、家人聚会、外出游玩,总要拍上几张。

下面就跟随张其礼老人的步伐

看看淮安这40年的风云变化

相机、胶卷

  张其礼老人的第一个相机大概是在1991年买的,当时花了200多块钱,是产自苏联的“泽尼特”牌相机。

  张其礼说:“过去一筒胶卷大约要18元,一卷只能拍35张,照片还要经过暗房冲洗,而现在都是数码相机,想拍多少拍多少,回家后将照片导到电脑上,再进行后期处理,更加的智能化了。”

城市风貌

  30年来,张其礼手中的相机不断更新换代,而他镜头里的主角,也不再只是家庭的里里外外,更多的是淮安的大街小巷、广场公园、高楼大厦,以及改革开放后人们生活所发生的巨大变化。

交通工具

  张其礼说:“左边这张照片是1995年拍的,那个时候刚买了一辆小80摩托车,右边这张是2014年拍的,家里买了第一辆小轿车。随着改革开放,我们国家经济发展的非常快,现在,我家已经有三辆小轿车了,变化真大呀。”

道路

  一条条街道平整宽阔,一座座楼房鳞次栉比,追随着改革开放的前进步伐,张其礼背着相机,走遍了淮安的大街小巷,一幅幅照片串联起来,就像是一本厚厚的回忆录,记录下了淮安的昨天和今天。

  张其礼说:“淮安的变化可以说是日新月异,原来的道路,晴天是漫天灰尘,雨天则是一地烂泥,非常难走。现在出门,道路平整宽阔,不管去哪里都十分方便。”

让我们为改革开放40年来

淮安日新月异的变化

点赞!

layer
快乐分享